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交匝道中线及边桩的坐标放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平 《测绘通报》2003,(10):65-67
推导立交匝道等道路交通中线和边桩在城市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公式,介绍整个线路实现连续统一计算的程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南北地震带北段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桂培  李渭娟 《地震学报》1990,12(2):176-185
本文利用重力资料,采用单层地壳模式反演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地壳厚度.根据艾利均衡假设,进行均衡补偿归算.编制莫氏界面图和11均衡异常图.根据地壳构造特征,划分六个地壳构造区.对天水-文县间立交构造格架进行初步的探讨.结合历史地震资料,讨论了地壳构造、均衡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锐  马宗晋  方剑  吴宣 《地学前缘》2007,14(4):1-17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km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相似文献   
4.
立交构造与渭河盆地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和渭河盆地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存在3条NW向隆起带,渭河盆地内部存在3个近EW向斜列的次级沉降中心,这些隆起带与次级沉降中心及其间的横向隆起共同组成了立交构造,分析了渭河盆地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立交构造对盆地内地震活动有着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立交模式的原理,对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进行了回顾性检验,并对山西地震带具有立交成因的强震危险地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太原盆地南端、大同盆地南端和北端、忻定盆地中段是可能孕育大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及强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讨论了强震孕育的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将其应用于强震的预报,并提出了强震预报的思路.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横向断层对传播断层的止裂条件及深部断层的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郭星全 《华南地震》1998,18(2):42-46
详细地讨论了强震孕育的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将其应用于强震的预报,并提出了强震预报的思路。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横向断层对传播断层的止裂条件及深部断层的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回旋曲线是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中常使用的线形,而其坐标的计算是施工放样的难点。以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中回旋曲线为例,提出一种计算回旋曲线上任一点坐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西安地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活动特点,并对地裂缝给西安市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立交带来的灾害进行了系统分析。以长安路立交、互助路立交、绕城高速长安南路立交的现场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地裂缝对城市立交的破坏模式。认为其结构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水平张拉和垂直错动。另外对穿越地裂缝的城市立交的减灾措施以及对拟建工程进行地裂缝专项勘察和采取的结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09,(5):75-75
招标编号:44030020090153 服务招标代理:- 业主单位:深圳市住宅工程管理站 所属地区:广东 所属行业:水利桥梁建筑、环保绿化、商业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