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测井信号的可逆性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远田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2):569-577
  相似文献   
2.
为使传统的维纳滤波方法在最小均方准则下的解更准确、稳定,采用正则化思想,提出导数算子约束下的最小均方准则;在这种准则下,推导了维纳滤波因子及其频率响应.通过在不同频段取不同的正则化函数值,控制滤波结果.理论及实际地震勘探资料的分析表明:正则化维纳滤波去噪效果比传统维纳滤波好,且对有效波的损失较小,表明了文中所取正则项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最后讨论了通过建立正则化函数关系式,方便地提供正则化函数值以及圆滑振幅谱对改进滤波效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地磁导航作为一种新的无源导航方式,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构建空间地磁数据库是实现地磁导航的基础,位场延拓是解决地磁数据库构建的有效方法.积分-迭代法是一种解决位场大深度向下延拓的实用方法.本文着重对积分-迭代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从数学角度证明积分-迭代法能够收敛到直接下延法理论解.同时对积分-迭代法的抗干扰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当观测数据含有噪声时,积分-迭代过程中使得噪声得到累加,影响延拓数据的精度.本文利用正则化方法和递增型维纳滤波方法,提出了波数域位场向下延拓新算法.模型检验表明,新算法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4.
何建清  曹佳 《北京测绘》2019,33(8):933-937
为了提高InSAR干涉纹图滤波效果,针对传统维纳滤波和小波滤波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小波-维纳组合滤波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小波分析和维纳滤波的优异特性,将其应用于卫星图像处理。结果表明:小波-维纳组合滤波法具有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特性和维纳滤波的自适应特性,滤波效果优于小波滤波和维纳滤波。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普通克里金方法外推的基础上,通过频域径向平均功率谱估算噪声方差,采用迭代维纳滤波法获取较为稳定的重力场向下延拓结果,并分别利用模拟算例和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对于模拟算例,外推后的均方根误差由6.72 μGal下降到1.89 μGal,相对误差由9.26%下降到4.44%。对于实际数据,外推后延拓结果不仅可避免边缘失真现象,而且能更好地反映浅源高频异常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位微动态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位动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含水岩体应力-应变造成的地下水动态(即微动态),不能单纯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我们从其他学科引入一些方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当分离水位趋势变化和短周期变化时,用别尔采夫滤波方法;当分析并排除影响水位动态的相关因素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水位固体潮的若干潮波时,用调和分析方法;综合预测水位动态,寻找异常时段时,用多道维纳滤波方法。最后,通过北京塔院井水位观测的具体震例,来说明资料处理对了解水位的正常动态、异常动态,提取地震前兆信息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文将海水中图象传输特性的研究与用此传输特性进行水下模糊图象恢复结合起来 ,得到一套测量水体传递函数及进行水下图象处理的方法。采用维纳 (Wiener)滤波和卡尔曼 (Kalman)滤波算法 ,对模糊图象进了恢复。结果表明 ,利用计算机采用一定的算法对散射性质已知的水体造成的图象模糊可以进行有效的复原 ,且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维纳滤波的数学原理分析了维纳滤波的应用条件及其重力资料解释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用改进的维纳滤波处理地电阻率观测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后的维纳滤波对青岛地电阻率资料进行了处理,排除了地下水位、温度、降雨和气压等因素对地电阻率的影响,提高了资料的可信度.处理后的地电阻率3个分向在黄海Ms5.3级地震前11~12天均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异常出现的时间也比较同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S波品质因子三维层析成像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58个数字地震台站2861个长周期波形记录,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223对经过中国大陆的双台路径记录,采用相匹配滤波和频率域维纳滤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双台之间的混合路径衰减系数. 对中国大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通过网格化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区域每个网格单元的纯路径衰减系数. 根据速度和密度模型,对每个网格单元进行深度反演,得到10~350km的S波品质因子Qβ,进而得到整个中国大陆的S波品质因子分布. 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Qβ横向和纵向变化非常显著,能够明显区分软流圈结构,各个大构造单元的Qβ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这为解释中国大陆区域地球内部介质性质和探讨地球动力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