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229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施征 《海洋世界》2006,(5):42-46
20世纪70-80年代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最为激烈的时期,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近乎疯狂的竞争,这一点在争夺海洋霸权时表现的尤为明显。为了增强苏联海军的实力,苏联科研及建造部门研制建造了一大批新型舰艇。在众多舰艇中最能代表当时战术思想的便是“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2):59-61
神州六号的顺利升空,无疑是近段时间大家讨论的热点。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后,中国和印度竞争的焦点则集中于发射无人宇宙飞船。中国和印度分别启动了名为“嫦娥工程”和“无人月球探测计划”的月球探测计划,其目标均为2007—2008年进入月球轨道。其实中国并不满足于仅仅进入月球轨道,其计划是在2012年前,向月球表面发射无人宇宙飞船,获取含有14种有用元素的月球岩石标本,  相似文献   
3.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大洋钻探——IO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地球科学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就研究范围而言,却仅仅触及了地球的表层。IODP是一项国际性的大洋钻探计划,预期将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IODP将运用新的科学方法、科技设备,使人类对大洋底乃至整个地球系统得出更深、更广的认识。简单介绍了IODP的由来、组织机构、钻井技术、前期科学目标及中国的深海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参与IOD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了解21世纪的IODP在研究课题及研究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不仅有助于我国根据国际动态调整深海研究的方向,制定符合我国需求的研究计划,而且有助于我国把握参与21世纪IODP的时机和策略,迎接“海洋世纪”的挑战,从而逐步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发展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的提出,将极大地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但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生物系统脆弱、海洋灾害危害越来越严重等问题如果不解决,将影响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的实现。为此,文章提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为21世纪河北省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The XXI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SPRS), the greatest conference in the community once every four years, was held in Beijing on July 3 to 11, 2008. With the main topic "Silk Road for Information from Imagery", this congress attracted researchers, scientists and us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meet Beijing to exchange their latest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8.
水文地质学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在世界各国水资源调查、保护和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6年是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成立五十周年。因此,2006年10月09日-2006年10月13日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在北京市联合举办“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这将是继1988年中国在桂林市成功举办“第21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之后,再次在中国举办国际水文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区划沿革与回顾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显差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行了经济协作区的划分。当时全国被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共7个经济协作区。随后,国家将华中与华南两大经济协作区合并为中南经济协作区。这样的划分方法在其后的经济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6,(6):32-32
新天鹅堡位于德奥边境的菲森小城以西四公里,是拜仁国王路易二世的私人城堡。城堡修建于1969-1886年,前后共花费了17年的时间。虽然修建于19世纪,但却具有中世纪的风格,洋溢着童话般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