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样本的银盘恒星的运动学数据和元素丰度特征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及演化,尤其是银盘形成和演化的2个重要探针。本文首先介绍了银河系的总体结构特征,然后较详细的综述了以上2个探针的重要性。对我国LAMOST项目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方面,尤其是银盘的形成和演化方面的能力作了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DEM的粗差检测及剔除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每个表面上的点,在坡度上,高程或突变量引起的形状不连续,可能被怀疑有误差,通过坡度上每个点,应用坡度逼近或改变量来计算,考虑坡度变化的相对值,并以这些相对值计算一个统计值为判断该点合法性的阈值,使计算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鹅珍珠贝人工苗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企鹅珍珠贝生长规律,观察了壳高2.5~5.0mm的出池幼苗,按月测量其生长参数和成活率,以及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生长最快的月份为7~11月和次年4~6月,壳长,壳高和壳宽月均增加量分别为3.8~13.0mm、4.7~11.2mm、2.3~3.8mm,月成活率97.8%~98.6%。企鹅珍珠贝生长最慢月份是11月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1980年以后的海冰资料和卫星云图照片,对黄、渤海沿岸11个海冰测点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评述,浅析了测点的优劣及使用资料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一种准确通用的台风路径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天气学理论,对台风云图的晴空区轴线制约台风移动的规律进行物理解释。根据台风云团与晴空区之间存在的干、湿梯度力和推动台风前进的惯性力的互相关系,建立台风移向预报方程和轨迹预报方程,分析论证了台风移向变化的物理过程,把影响台风移动的复杂因子转化为单一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7.
内陆盆地的盐分布与平衡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系统分析水文、土壤、灌溉、水盐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水盐运移理论和水盐平衡原理,通过对盆地、流域、灌区、农田和土壤剖面等不同层次盐分分布与盐平衡分析计算,分析了内陆盆地不同层次的“干排盐”形成与特征,认为干排盐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系统地考虑不同层次干排盐出路与动力条件,才能有效地治理灌区盐渍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极长城站1998年大气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报告了 1998年 1~ 12月 ,在中国南极长城站 (6 2°13′S ,5 8°5 8′W ,海拔 10 .0m)采集的 115个有效降水样品的 pH值、电导率和化学组分分析结果。长城站地区降水的年平均 pH值为 5 .6 2 ,电导率年平均值为 85 .16 μS/cm。秋季期间降水的 pH值和电导率较高 ,其它季节较低。降水中最主要的离子为Cl-,Na+ ,其他离子按平均浓度值依次排列为SO42 -,Mg2 + ,Ca2 + ,K+ ,NO3 -,NH4+ 。除NO3 -,NH4+ 外 ,各主要离子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其来源具有同一性。降水样品的离子组成比例与周围海区的海水接近 ,显示了海盐是降水中可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 ,而其它源只对Ca2 + 有一定贡献。该地区的降水具有较典型的海洋性降水的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Only by providing th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plants can a favorable ecologicalenvironment on which human beings rely for existence be created. The upside-down-T dou-ble-layer water-conserving afforestation way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low soil fertility and vast land in the arid are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afforestation way are to change the microenvironment in the root area of the plants, provide the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plants, and reduc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plants in large areas in the arid regions. Meanwhile, the size of its water-conserving layer can be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planted trees. The different ways of the bottom wa-ter-conserving layer can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afforestation way is suitablefor planting trees on a small scale and also for afforesting on a large scale under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in the arid areas, and has been effectively used in the afforestation in the hinterland ofTaklamakan Desert and the southern marginal zone of Gurbantonggut Desert. The prospects ofthe afforestation way are broad in afforest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the desert regions.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建设中的福建地壳形变台网的概况,福建地壳形变台网,以GPS观测为主,结合精密重力、水准和流动地磁测量,将三者观测重合到CPS基准站,形成有特色的观测网络。通过福建省5个基准站、16个基本站及一个数据处理中心,动态监测东南沿海地区地壳运动,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