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775篇
测绘学   454篇
大气科学   1278篇
地球物理   818篇
地质学   591篇
海洋学   445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02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边界层理论新结果中出现的一类奇异积分方程w(t)=∫1 t(1-s)(λ+λs+s)/w(s)ds+(1-t)∫t 0s/w(s)ds,t∈(0,1)进行讨论,并得出了上述方程在λ∈(-1/2,0)上正解存在性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2.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特征信息的车牌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车辆牌照本身的现有特征信息,提出一种车牌识别方法.采用全局动态阈值法进行二值化处理图像,牌照定位算法简单迅速,字符分割参考垂直投影间隔和字符的纵横比.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已有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近代数值逼近理论,给出了从时空域角度描述地壳垂直运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函数解析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5.
长诏断裂带垂直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长诏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诏断裂带总体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分时段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断层各段多数以压性逆断为主,不同于历史地质考察结果。此外,长诏断裂带各断裂都具有分段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6.
应用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学说对富氏谱分析法提取地壳垂直形变信息的科学性做了地质学意义上的阐释 ,并提出了根据多期形变资料提取特定波段上构造策应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太康县位于豫东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全县总人口1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8万人,耕地面积171.4万亩,人均耕地约1.3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数。因而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太康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99年,太康县将原属于乡(镇)管理的国土所上收,实现了县、乡土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并且在理顺体制和提高素质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基层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但同时也要看到,基层国土资源所在机构设置、职能转换、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Vertical profiles of chl-a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and eddy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studied using data from a cruise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February to March, 1997 and a cruise in July, 199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a vertical distribution closely related to in situ hydrological and nutrient conditions. Chla-a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0.22 to 0.35 mg/m3 and 0.93–1.09 mg/m3 in the eddy area and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respectively. In both areas, chl-a concentrations in deep layer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llow layers, but was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In summer, when a thermocline existed in the water column,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at the base of the thermocline layers in both areas. In the eddy area, chl-a concentration maximized at 31.743 mg/m3, and averaged 1.143 mg/m3 below 30 m depth.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the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 was 2.120 mg/m3, the average was 1.168 mg/m3.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reached 1418.76 mgC/(m2·d) in summer and 1360.69 mgC/(m2·d) in winter. In the eddy area,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was 787.50 mgC/(m2·d) in summer and 159.04 mgC/(m2·d) in winter. Vertical carbon sinking rate from the deep layer to the bottom in both area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ntribution NO. 4183 from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ject No. 49636210 supported by NS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