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电的灾害事故 ,是由静电火花作为点火源所引起的突发性燃烧爆炸事故。近几年 ,石油、化工、粉体加工、火炸药与火工品生产等事故最多。为了对静电事故及其后果的严重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现举出西安地区近几年若干实例 ,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 加油机给汽车加油时油枪起火。1 .1 事故概要   1 998年 3月 2 1日 1 0时与 1 5时 ,西安市北郊聚源加油站在给汽车加油时 ,油枪直接喷火。西安西郊机场一加油站也曾出现类似事故。1 .2 原因分析  通过仪器检测 ,发现起火的加油枪与加油机相连的橡胶管内 ,两根多股防静电导线未作等电位连接 …  相似文献   
2.
油库、加油站雷击危害的特点是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加油站多建在市区,一旦发生雷击并引发火灾,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会更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油库、加油站前期的设计图纸基本上没有经过防雷管理部门的审核。从近几年的检测情况看,加油站的防雷设施并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雷击隐患。为防患于未然,除应完善油库、加油站的定期防雷检测制度外,还应加强油库、加油站建设前期的防雷设计审核工作,从源头上消除雷击隐患。  相似文献   
3.
4.
5.
在我国东部沿海修建地下水封石洞油库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大陆架油、气田不断被发掘、开采,石油储运问题已指日可待。我国海岸线的基岩岸约占全长的2/3以上,其中,块状结晶岩体又占基岩岸的一半以上,这就给水封油库的布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油库的选择和兴建中,应加强对建库岩体和主要结构面、地应力及其分布的充分研究,以期能对洞库稳定问题、地下水位及水量的合理确定问题有所裨盖、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众多油库目前投入使用的各种计量系统进行分析,剖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国际国内的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一个更加合理的现代化自动计量系统的系统构架,并使用C#和SQLServer实现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7.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雷击风险的计算方法有人工计算、Excel表格计算和软件计算3种。选取石嘴山一油库为案例,依据风险管理标准(GB/T 21714.2 -2015),分别采用人工、Excel和软件方法,计算该油库雷电风险总量和风险分量。计算结果显示,软件计算风险总值相对人工计算值总是偏高,特别是对于易燃易爆场所,比人工计算、Excel计算值高20~30倍;人工方法、Excel方法风险总值计算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差别的原因是,人工计算主观性大,不同的评估人员在风险分量的选取及计算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容易忽略部分风险分量,从而造成风险总量的减少。在风险分量的组成上,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人工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软件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封油库通常建造于完整性好的结晶岩体内部,利用隙存水封的原理将油气封闭于地下洞室内部,洞库围岩在施工及运营期间具有典型的流固耦合特征。论文基于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理论,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对洞库围岩不同工况下流固耦合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洞库在不设置人工水幕情况下,开挖后洞室顶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并形成降落漏斗,可能导致洞室油气外溢; 设置人工水幕后,洞室顶部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控制,有效确保了水封的可靠性; 在设置水幕的情况下,洞室直墙及洞室拱顶与底板角点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但围岩仍未出现连贯塑性区,洞室最大位移不超过5mm,洞室围岩稳定性良好。分析成果对于指导洞库优化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型地下水封油库分期建设中,新建地下水封油库可能会对已投产的同类洞库水幕系统及渗流场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可能导致已建油库发生油气外泄等安全事故,但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甚少。以在邻近某一已建大型地下水封油库附近扩建国家三期战略石油储库项目为背景,研究因扩建项目施工改变库区渗流场而导致的对已投产大型水封油库储油安全性的影响。通过洞库实际涌水量资料反演分析获取库区岩体的等效渗透张量,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已建成的地下水封油库运营期的渗流场,并将其作为初始渗流场,进而模拟研究新建洞库开挖情况下渗流场的演化规律。以洞库区地下水位线、水封压力及围岩渗水量为评判指标,分析新建洞库对运行洞库水封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期洞库间距超过200m时,即使不设置中央垂直分离水幕系统,新建洞库施工也不会对已投产洞库的水封可靠性产生影响,即确保储油安全的最小洞库间距为200m。研究成果对评价在已投产地下水封油库附近修建同类油库的可行性及相互影响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     
《国土资源》2008,(1):58-59
海南:特大型金矿;新疆:12个巨型地下油库;辽宁:超大型铁矿;河南:1亿年龟化石;黑龙江:鸭嘴龙脚印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