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理教学》2012,(23):62-63
人类之所以害怕植物的报复,源于人类社会对植物的极度依赖,人的衣食住行皆离不开植物。几千年来,人类与植物同呼吸、共命运,人类因植物而发展,也因它而稳定。植物利用自然,并友好地回馈自然;人类利用植物等各种自然资源,但给植物以及自然的回馈却很少。  相似文献   
2.
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交替 ,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明显的调节和改善。对于如何适应四季的变化 ,衣食住行对每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 ,掌握和了解季节的变化规律 ,对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春 :春季是冬季到夏季的过渡季节 ,冷暖交替 ,气温变化大 ,对于体质较弱、抵抗力差的人容易患伤风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虽然“一场春雨一场暖”,但仍要注意防寒 ,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冬季刚过 ,人们的肌体对冷暖多变的早春天气还不很适应 ,应多穿点衣服“捂一捂”,以免天气突变、气温骤降 ,受冷生疾。另外内衣裤要勤换勤洗 ,因天气逐渐转暖 ,参加体力劳动或…  相似文献   
3.
张顺光 《今日国土》2008,(12):43-44
票证的使用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大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票证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粮票、布票、盐票、棉花票、副食票、煤票、居民肥皂票等.成了人们生活的忠实“伴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得以改善.应该承认.但是国家实行凭票供应政策.对经济平稳过渡和杜绝浪费.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和文明的摇篮”,这一比喻形象地反映了地质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矿产资源,是地球和地质作用,使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25日是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旨在提高全社会的土地国情国策国法意识,增强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采取措施管好用好宝贵稀缺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闫玉奎 《地球》2011,(4):162-165
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节能从小事做起、细处着手,关注、爱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每一天都可以是地球日,只要注意改进平时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一些小细节,  相似文献   
7.
寇鑫 《气象知识》2010,(4):25-29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全新的概念——低碳生活,正在被广泛传播着,它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利用各种方法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倡导环保到减少碳排放量,“低碳”生活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它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可以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相似文献   
8.
当汽车穿行在绵延起伏的广西大石山区,人们多半会陶醉于车窗外优美的景色。然而,在这里,严重缺水、干旱导致了贫困,并束缚着人们生活中的一切:衣食住行、发展。其他地方人家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情,对这里的人们来说,却都是难题。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中国气候研究至今已有55年(其中仅1991—1994年奉调至《中国气象报》社工作),退休前后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研究了约40年中国气候之后发现,中国气候不仅影响到我同植被、农业和经济建设等物质层面,而且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影响到中阳传统文化,即精种层面。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傣语为“十二”,“版纳”意为“坝子”,西双版纳即为十二块大的坝子。在面积为2万平方千米的富饶土地上,生存着27万风情万种的傣族人民。傣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信仰小乘佛教,多居住于坝区。西双版纳傣族能歌善舞,衣食住行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