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新成 《冰川冻土》2003,25(8):112-115
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能源状况、高原缺氧、多年冻土及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定性定量分析,提出适合当地的经济合理的采暖方式,同时根据存在的高原问题,提出了试验工程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天气预报在供暖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预报在供暖节能中的应用范玉华,辛晓慧,苍运奇陈万贵(哈尔滨市太平区房管处)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锅炉集中供暖面积逐渐递增,但国lfl热水供暖管理水平多数仍处于“经验型”和政府指令阶段,这不仅造成能源的较大浪费,还不时引起公众的...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温度变化与冬季采暖气候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本文根据国家规范中关于采暖气候条件(即日平均温度≤5℃)的规定,计算了我国≤5℃日数、负积温等要素,发现1月平均温度与同月负积温,冬季平均温度与冬季负积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根据采暖气候指标与国家规范将我国划分为两个主要采暖带。并研究了不同温度变化对我国采暖气候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在开封、周口、舞阳、济源、南阳盆地以及濮阳凹陷、汤阴地堑有望找到很好的热储层。现已开发的热储层为埋深800~1300m的第三系中细砂层,水温40~50℃,水质优良。如果加深钻井深度至2000m,则有望找到70℃以上的高温地热水,届时省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将上一个新台阶,达到供热采暖水平。文中对河南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作一简要介绍,并对如何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和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10,(2):18-19
<正>(2009年10月22日)同志们:我完全同意仇保兴副部长所做的《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促进建筑节能工作》工作报告。唐山市、承德市、天津市、兰州市榆中县的典型发言很好,很有学习借鉴的意义。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工程实例,指出了该项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太阳能供热采暖今后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8.
利用1951-1980年和1981-2010年两个气候期的月平均气温数据,对中国大陆地区建筑气候分区进行对比,讨论建筑气候分区的变化;并基于近气候期的建筑气候分区以逐日气温为基础,讨论了1951-2018年不同分区采暖气候条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195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严寒地区范围有所缩减,南界北移;寒冷区、夏热冬冷区、夏热冬暖区北进,温和区西扩,夏热冬暖区范围增大。中国大陆采暖度日数、采暖日数、采暖日均强度分布一致,东部随纬向增加,西部随海拔增加;采暖度日数严寒地区最大,寒冷地区其次,夏热冬暖地区最小;1951-2018年,中国大陆各建筑分区的采暖度日数都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严寒地区最大,温和地区最小;夏热冬冷地区距平百分率的波动最大,严寒地区波动最小。1998-2012年,全国各建筑气候分区采暖度日数和采暖日均强度在此期间均表现为增加,其中夏热冬暖地区增加趋势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郑州市1951—2007年日平均气温资料,按照国家采暖规范从气候角度上确定了符合郑州特点的采暖初终日,较规定的初、终日(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有明显推迟和提前的趋势,并分析了采暖期长度及采暖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进7.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初采暖期明显缩短,平均较80年代缩短了14d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近57a来采暖期气候条件的变化,并通过构建采暖强度、采暖指数指标,讨论这种变化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从科学角度提出节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郑州市1951—2007年日平均气温资料,按照国家采暖规范从气候角度上确定了符合郑州特点的采暖初终日,较规定的初、终日(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有明显推迟和提前的趋势,并分析了采暖期长度及采暖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进7.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初采暖期明显缩短,平均较80年代缩短了14d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近57a来采暖期气候条件的变化,并通过构建采暖强度、采暖指数指标,讨论这种变化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从科学角度提出节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