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贩卖毒品是实现毒品犯罪经济利益的重要环节,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毒品犯罪类型之一。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毒品犯罪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顾及打击后贩卖毒品犯罪空间转移现象以及影响因素的变化。本文基于日常活动理论、犯罪模式理论和社会解组理论,以中国ZG市主城区为例,融合多源时空数据,分别对2013年8月开始的“雷霆扫毒”前后的贩卖毒品犯罪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微观尺度下半公共空间、室外公共空间和室内私人空间对贩卖毒品犯罪影响的变化。研究发现“雷霆扫毒”行动后:① 贩卖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显著下降;② 半公共空间对贩卖毒品犯罪的影响作用减弱;③ 室外公共空间对贩卖毒品犯罪影响作用增强,室内私人空间对贩卖毒品犯罪的影响上升。结果表明:“雷霆扫毒”专项行动开展后一年,贩卖毒品犯罪的“主阵地”发生变化,由城市半公共空间逐渐向室外公共空间和室内私人空间转移。特别的是,“雷霆扫毒”对大毒枭及贩毒团伙的打击成效突出,促使2014年贩毒案件大幅度下降,实现了专项行动开展的目的。后续一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对贩卖毒品犯罪的发现和查处能力,显示出专项行动对打击隐性犯罪的明显效果。研究表明公安执法部门必须对毒品贩卖犯罪进行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打击,对发生地的变动进行定期的监控,不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4年广西自动气象站受雷电灾害的原因分析,发现目前自动站的防雷装置在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雷电波侵入和高电位反击等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因而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在今后的自动气象站建设和维护工作中要注意系统性的雷电防护。  相似文献   
3.
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沈阳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由4个雷电探测站、1个数据处理中心站、若干显示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通过系统可实时获得雷击的时间、位置、强度、极性、雷电流等雷电参数。针对系统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指出了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网络布局、监测网络信息传输与各种终端接入方式等,并就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一种有效的防雷保护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雷电危害地震台站的几种形式和昌平地震台原有避雷设施的状况,介绍了综合防雷工程风络的防雷原理及电容性地线的优点,在实际防雷工作中,综合防雷工程网络取得了较小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雷电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安全对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陆斌 《广西气象》2006,27(3):58-60
分析雷电电磁脉冲的起电机制、传播途径及其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提出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1961~2005年湖北省71个气象台站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该省雷电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年雷电日数在23~53d,年平均雷电日数为36d;通过小波分析发现,湖北省1980年以前为雷电相对较多时期,1980年以后为雷电相对较少时期;一年中任何一天都有可能出现雷电天气,平均初雷日在2月下旬,终雷日在10月上旬;春季和夏季雷电日数占全年雷电日数的88.5%,秋、冬季占全年雷电日数的11.5%;雷电日数月际变化呈双峰型,主峰、次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4月;一年中7月、8月雷电日数最多,约占全年雷电日数的47%;鄂西南、鄂东地区年雷电日数最多,属高雷区,其它地区属多雷区;近45年湖北省雷电日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平均初雷日有所推迟,平均终雷日则有所提早。  相似文献   
7.
雷电与火灾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电火灾的形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研究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气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专家打分等方法,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形成了较完整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对安徽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位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及皖南山区高海拔地区,而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淮北地区,与灾情验证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9.
影响广西的强雷电天气启动机制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两次大范围强雷电天气的分析得出:冷锋切变线南压和副热带高压西伸都能造成广西大范围强雷电天气,其中,2007年4月17日过程具有干冷空气的中层入侵,大气雷电性不稳定非常明显,而2004年7月21日过程主要是由于东南气流加强和地形的影响,造成气流辐合抬升。  相似文献   
10.
兴城古建筑物防雷技术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古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结构特点和古建筑物防雷现存缺陷分析入手,探讨了兴城古建筑物防雷类别的确定、古建筑物外部和内部的防雷技术设计方法,提出了接闪器的布设、引下线的布设和接地装置布设等技术参数,对侧击雷和球雷等的防护提出了具体措施,针对兴城古城现状和雷击特性设计出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