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10日,省气象台邀请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汤懋苍、李栋梁为省局科技人员作题为《青海省春季降水预测的地气图方法》、《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太阳黑子同期长度和CO2的响应》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
李平日 《热带地理》2007,27(1):20-20
由广东省地质学会、香港地质学会、广东省地质调查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主办的粤港珠江口地区地质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3-24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粤港地质界、地理界8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30多位研究生、大学生列席聆听学术报告。35位粤港地学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研究范围涉及地层、构造、城市地质、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风暴潮沉积、第四纪沉积、地下埋藏古树、地质灾害等地学领域。《广东地质》为大会出了《专辑》(《广东地质)22卷1期)。与会者饶有兴趣听取和观看了香港同行关于2004年圣诞节印度洋强烈地震引起海啸的地质效应及其对香港及珠江三角洲的启示的实地考察报告和现场录像。  相似文献   
3.
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于10月9~1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新世、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承办。学术大会的主题是“中国第四系的多样性与全球变化——过去、现在和将来”。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专家学者、第四纪学术界的老同志和研究生约400多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组织了特邀学术报告,安芷生、汪品先、吴新智、丁仲礼院士分别以“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一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低纬过程的轨道驱动”、“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学说在中国的实证”和“亚洲季风演化同全球冰量变化的可能联系”为题,对涉及我国第四纪的重大问题做了十分精彩的诠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大会还就石笋、人类活动及效应和中国古人类演化的行为模式请有关专家做了综述性学术报告。大会期间,近300名学者就中国第四纪研究中获得的最新成果分为15个专题,在分组学术讨论会上做了口头报告,近40名代表就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同行进行了展板交流。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8日至30日,留日博士凌苏群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做了题为《微动勘探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地震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杜瑞林主持,姚运生所长出席报告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贵州气象》2010,(5):F0003-F0003
9月19日上午9时,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王建捷两位研究员,应邀分别为贵州省气象部门200余名干部职工作了题为《努力夯实气象观测业务基础》、《精细预报业务体系建设》的学术报告。贵州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向红琼,副局长汤筑强、陈忠明出席报告会。来自全省九个市州地气象局,  相似文献   
6.
《吉林气象》2008,(3):F0002-F000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8年10月8日-11日在长春市召开。参加纪念大会的有中国气象局、中科院、总参气象应用研究所、有关大学、有关科研单位、工厂、空军和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单位的代表536人。中国气象局局长、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召集人郑国光、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出席了纪念大会并致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主持会议。大会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纪念活动一无第二阶段为人影学术报告和专家高端论坛三天。纪念大会上表彰了三十二名在过去50年中为中国人影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相似文献   
7.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3):234-234
国际地层委员会秘书长、美国Purdue大学教授James Ogg博士应邀于2005年5月26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做了题为“国际地质年代表(2004)(Geologic Time Scale 2004)”的学术报告。借此机会我刊编辑部通过他向国际地层委员会赠送了中版“国际地层表(2004)”及29卷2期《地层学杂志》。  相似文献   
8.
《贵州地质》2009,26(3):F0003-F0003
2009年8月28-29日,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9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研究了地学哲学委员会今后的工作,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贫小苏到会祝贺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等16位学者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原地矿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原秘书长朱训出席并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09,31(1):F0003-F0003
2008年10月20日下午,“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国际论坛”胜利闭幕。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18名知名专家学者,共举办35场学术报告。闭幕式由长安大学副校长刘伯权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0.
焦红军  郑拓摄影 《河南地质》2012,(8):F0003-F0003
本刊讯6月30日至7月2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古生物学家、祖籍我国四川的美籍华人学者孟津教授,应邀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7月1日上午,孟津教授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多功能厅作了题为《新生代地球环境变化与亚洲生物群的演替》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结合他本人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成果积累,辅以宇宙周期变化、南极科学考察、蒙古野外调查等视频画面.为省地质博物馆职工和观众介绍了地球环境变化、亚洲生物群演替、人类演进趋势等诸多学术观点,激发了听众进一步了解地球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