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Based on a series of cyclic triaxial tests, the effect of cyclic frequency on the undrained behaviors of undisturbed marine clay is investigated. For a given dynamic stress ratio,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ynamic strain increase with the number of cycles. There exists a threshold value for beth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ynamic strain, below which the effect of cyclic frequency is very small, but above which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ynamic strain increase intensely with the decrease of cyclic frequency for a given number of cycles. The dynamic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ic frequency, whereas the effect of cyclic frequency on it gradually diminishes to zero when the number of cycles is large enough, and the dynamic strength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tend to the same limiting minimum dynamic strength.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frequency effect on the undrained soil behaviors are beth the creep effect induced by the loading rate and the decrease of sample effective confining pressure caused by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2.
渤海沿岸现代海蚀机制及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高中和  季幼庭 《华南地震》1992,12(2):42-47,T002
本文阐述了浙江东部沿海海蚀地貌的分布特征,认为高位古海蚀地貌是浙江东部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海蚀地貌确系古海面遗迹,但它们今日之分布高度乃是长时期构造抬升作用的结果。同期海蚀地貌的分布高度不同,除在形成时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外,断块间的差异升降运动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杨逸畴  尹泽生 《地质论评》2007,53(B08):125-131,241
平潭县有“千礁岛县”之称,所属的海潭为全国第五大岛,隔台湾海峡与台湾新竹相距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千礁岛县皆由花岗岩组成,潮涨潮落,海侵海蚀,铸就了岛上古代海蚀地貌和现代海蚀地貌,且种类齐全,典型奇特,分布广泛,集神、幽、险、趣于一体,尤其花岗岩球状风化铸成的,最突出的有国内最大的海蚀柱、天下奇观“半洋石帆”;浑身赤裸,形体逼真,比四川乐山大佛大四倍的“海坛天神”,横卧海边,头枕沙滩,腿伸大海;等等。素有花岗岩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称。平潭已开发成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其花岗岩海蚀地貌研究必将为中国研究花岗岩地貌增添新的内容和活力;平潭岛的区位最近台湾,优先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开展与台湾北东海岸的类同海蚀地貌进行双向互惠的观光旅游,将有无限广阔、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省万里乡,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长约1700米,宽仅250米,远望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野柳龟"。由于海蚀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海蚀洞沟、蜂窝石、烛状石、豆腐石、蕈状岩、壶穴、溶蚀盘等绵延罗列的奇特景观,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再加上周围丰富的海洋生态、渔村风情等多元地貌,让野柳成为具教育、观光与游憩功能的著名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情报》2012,(6):F0003-F0003
位于辽宁省东半岛的大连是著名的海滨城市,依山面海。北东向低山五陵绵亘102公里,构成了风光秀丽的海岸风光地貌。总面积约171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350.89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为地质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4,(8):66-67
<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岛同安路小学在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海洋知识的同时,还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2014年6月6日,学校千名学生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岛海岸带中心三位博士的带领下,分别登上小青岛、竹岔岛、田横岛对海岛生物、自然人文、地形地貌和海岛保护等方面进行实地科考研究。  相似文献   
8.
营口市海水浴场资源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营口市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面对渤海的辽东湾,背依鞍山市平原丘陵,东邻辽东崇山峻岭,西接盘锦市沿海平原,有辽河蜿蜒人海,海岸线绵延曲折。由于受海洋、河流的影响.营口市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蕴藏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海蚀景观、地质珍迹、人文景观等资源各显异彩;尤其是海水浴场,条件极为优越,与国际上一流的海水浴场相比.毫不逊色,在某些特征上还稍胜一筹。  相似文献   
9.
对比黄圃镇海蚀遗迹与其它非海蚀成因相似地形,得出其形态特征差异:海蚀槽穴同时切过软硬相间的岩石,仅出现在某一水平面;片流和风化作用形成的凹槽与结构面或岩层完全平行而且连续延伸,出现在整个山坡面上,凹槽前无平台;河流侧蚀作用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同时形成凹槽和平台;河流溶蚀作用也是水平的,在石灰岩河岸侧壁形成凹槽,槽上有突出屋檐,无平台;波浪作用不强的石灰岩海岸也可形成凹槽和突出屋檐,但无海蚀平台;只有波浪作用才能同时形成(海蚀)平台和(海蚀)凹穴.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南岸是我国近代海岸线变化最大的海岸带之一.前人曾利用史料、遥感、土地利用等手段对这一带岸线的变化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最近,笔者等在慈溪市滨海平原中距海岸线2~3 km的二座孤山—伏龙山和海王山发现了海蚀崖、海蚀沟、海蚀穴等海蚀地貌,从而提供了对历史海岸线位置有明确指示意义的地质地貌证据.分析认为此乃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