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一种从HRPT中分离TIP数据的方法,并给出设计思想,部分电路、时序及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2.
王龙  万刚  黄河 《测绘工程》2015,(2):42-46
街景地图是全景图与二维在线地图的结合,它以实景作为辅助传统地图抽象描述的表达手段,提高地图的空间认知功能。街景地图为用户提供固定视点的360°自由漫游与全景图点间漫游。街景地图中全景图布设呈线状分布,点间距离短、漫游频繁,因此,漫游需保持一定的空间连续与空间纵深。文中对街景地图这一全景图漫游技术应用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引入能够从单张照片恢复一定深度信息的TIP算法,并将其运用渲染到纹理、着色器等技术,对TIP算法实现过程进行改进,在保证一定运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街景地图的漫游效果。  相似文献   
3.
The 3 strongest earthquakes,M7.0, which have occurred since 1973 in the area of Greece were preceded by a specific increase of the earthquake activity in the lower magnitude range. This activation is depicted by algorithm M8. This algorithm of intermediate 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diagnosis by Times of Increased Probability (TIPs) of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M8.0 worldwide (Keilis-Borok andKossobokov, 1984). At present the algorithm is retrospectively tested for smaller magnitudes in different seismic regions (Keilis-Borok andKossobokov, 1986, 1988). A TIP refers to a time period of 5 years and an area whose linear size is proportional and several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ncipient earthquake source. Altogether the TIPs diagnosed by the algorithm M8 in the area of Greece occupy less than 20% and the Times of Expectation (TEs) about 10% of the total space-time domain considered. Also there is a current TIP for the southeastern Aegean sea and 1988–1992. It may specify the long-term prediction given inWyss andBaer (1981a,b).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further evidence favoring applicability of algorithm M8 in diverse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magnitude ranges and support indirectly the hypothesis of self-similarity of the earthquake activity. It also implies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mediate term prediction of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s in the area of Greece.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CN算法研究了辽宁省两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中强震前的强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有震报准率为90%,TIP预测警戒占时空率为30%左右,R值评分为0.6左右。在TIP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SIP方法分析这两个区域的空间背景发震概率的不均匀分布。综合应用TIP方法和SIP方法,对辽宁省及邻近地区进行了试验性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5.
应用TIP中期地震预报方法中的CN算法,对河南省及其邻区发生的中等地震进行了性检验。结果表明内符效果较好,被检验的中等地震中有80%地震前出现了TIP,TIP警戒时段占研究时间的23.3%,综合计算报准率R值为0.59。说明该算法对中等地震原中期预报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感热气泵影响亚洲夏季风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关于青藏高原感热驱动气泵(TP-SHAP)及其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并从能量(θ)、位涡—加热(PV–Q)、和角动量守恒(AMC)的不同角度阐述其影响机制。指出高原斜坡上的表面感热加热改变了移向高原的大气质块的能量从而出现垂直抽吸的重要性。强调了高原加热产生的位涡强迫在近地层制造了强度大范围广的、环绕高原的气旋式环流,把丰沛的水汽从海洋输运到大陆,为季风对流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证明高原加热还通过改变其上空的温、压场的结构从而制造出高原上空近对流层顶的绝对涡度和位涡的最小值,在角动量平衡约束下,在亚洲季风区激发出与Hadley环流反向的季风经圈环流,从而为季风发生发展提供了大范围上升运动的背景。文中还对近年来有关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风机制的讨论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属于中国南弱地震区,但它是该地震区内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的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一部分,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1994年9月16日发生台湾海峡7.4级地震,1994年12月31日和1995年1月10日相断在北部湾发生了6.1级和6.2级地震,如何估计未来本区的地震趋势是一件十分重要和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青藏高原调控区域能量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阐明了春夏季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TIP)地表热通量特征及变化原因、TIP上空独特的水汽、云宏观和微观垂直结构,以及降水和云辐射效应;在夏季两个高原地区的感热加热存在相互影响和反馈,形成观测到的加热与大气垂直环流之间的准平衡耦合系统,由此提出了TIP系统(TIPS)的概念;项目还从天文和水文的角度佐证了TIPS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揭示TIPS导致上对流层暖、下平流层冷的南亚高压的形成机理及TIPS影响北半球环流和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揭示TIPS系统对南亚高压年际变化的影响,提出高原位涡强迫激发中国东部激烈天气过程的一种新机制。此外还揭示了CMIP5模式对高原表面温度模拟存在冷偏差的原因和其中的物理过程,这是大气环流与冰雪反照率的动力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葛旭阳  朱永是 《气象科学》2001,21(2):147-153
本文首先对青藏高原热力状况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分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除具有整个高原一致性外,还具有南北反相关及东西反相关等异常的热力对比分布型,不同的下垫面热力分布型能够对大气环产生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南北反相现象进行成因及持续性分析,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南北反相关分布型与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南北反相关分布型与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异常实际上可能是亚洲冬季风异常活动的结果;而高原下垫面热力异常状况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其与后期大气环流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影响亚洲夏季风进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型,即当青藏高原下同前冬热力状况为南侧偏暖(冷),北侧则偏冷(暖)分布时,对应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易偏旱(涝),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