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1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卤虫的观察——卤虫种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卤虫的第一篇报道发表于1755年,标本采自英国的Lymington。1758年经林奈定名为Artemiasa Zina。  相似文献   
2.
中国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卤虫关系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酯酶(EST)、四氮杂茂氧化酶(TO)和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根据各卤虫品系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酶谱表型分析,发现我国山西和新疆地区的两性生殖卤虫在遗传上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属于中华卤虫Artemia sinica.我国不同地理品系的孤雌生殖卤虫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河北和大连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与Artemia sinica遗传相关性密切,新疆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则具有独特的酶谱表型,反映了我国孤雌生殖卤虫起源和进化的复杂性。孤雌生殖卤虫具有与两性生殖卤虫显着不同的ALP和TO酶谱表型,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纯度鉴定及其与两性生殖卤虫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卤虫(Artemia)又叫卤虾 ,卤虫子或丰年虫 ,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耐高盐的小型低等甲壳类动物 ,全长1.2~1.5cm ,卤虫天然栖息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 ,按水中的离子成分来分有氯化钠型、硫酸盐型、碳酸盐型和钾盐型[1]。卤虫不仅营养价值非常高 ,而且生长和繁殖速度快 ,很容易培养。美国专家对24种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定 ,表明卤虫是仅次于大马哈鱼的最适于养殖的水产经济动物 [2]。卤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和丰富的 β 胡萝卜素、核黄素等[3]。卤虫不仅在水产动…  相似文献   
4.
吴融 《海洋科学》1994,18(2):24-25
本文简介近10年来对卤虫遗传学和进化研究的进展,包括染色体数目,染色中心,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卤虫的遗传差异,性别的决定,种系发生和孤雌生殖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卤虫的发育与蜕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在盐度为60,水温为19—28℃的条件下,自卵内孵出无节幼虫长成至性成熟产仔(无节幼虫或卵),需经蜕皮12—15次,其中多数为14次,历时15—18天,随后每次产仔即行蜕皮一次,本文描述了卤虫各个不同令期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并根据其蜕皮次数和形态特征,将卤虫的发育分为十五令(15th instar)。此外还观察到在孤雌生殖的卵中有发育成为雄性的个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应用纤维素乙酸平板电泳方法,测定采于中国山东省东方红盐场卤虫(Artemia)的同功酶。经测定,8种同功酶其中有6种是多态的,即: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酶(IDH)、谷氨酸草醋酸转移酶(GOT)、葡糖-6-磷酸盐脱氢酶(D6PHD)、6-磷酸萄糖脱氢酶(6PGDH)和磷酸葡糖异构酶(PGI)。本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基础研究,而且在水产养殖业上有助于对卤虫的筛选和确证。  相似文献   
7.
对氯甲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介绍了氯甲烷在海洋环境中的来源、分布、去除、海-气通量、大气氯甲烷的源、汇估算及海水中氯甲烷的分析方法等方面,并提出在国内海域进行氯甲烷研究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对两种不同结构的卤虫卵(Artemia Systs)孵化设备所作的孵化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孵化桶内的卤虫卵孵化率可达水泥大池的2.58倍。使用孵化桶,操作方便,周转灵活,节约能源,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8种有机磷农药对卤虫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The effects of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Karenia mikimotoi,Alexandrium catenella,the causative species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the East China Sea,on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Neomysis awatschensis and Artemia salina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toxicity of eleven strains of Alexandrium----A.lusitanicum(AL-1)、A.minutum(AM-1)、A.spp.(A-K)、A.tamarense(ATHK,ATCI02,ATCI03,AT5-1,AT5-3,AT-6)、A.affine(AS-1,AC-1) to the two above organism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donghaiense and K.mikimotoi had no adverse effect on the survival and growth of N.awatschensis and A.salina at 96h.However,the survival rate of N.awatschensis and A.salina declin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ing density of A.catenella,and the 96h LC50 for N.awatschensis and A.salina was 4500 and 460 cells/mL,respectively, Five strains of Alexandrium----A.spp,A.lusitanicum (AL-1),A.tamarense(AT5-3,AT-6) and A.affine (AS-1)at the density of 4000cells/mL and 96h had no adverse impacts on N.awatschensis. But other six strains of Alexandrium a.Tamarense(AT5-1,ATHK,ATCI02,ATCI03),A.affine(AC-1) and A.minutum(AM-1)decreased the survival fate of N.awatschensis significantly. Two strains of Alexandrium----A.lusitanicum(AL-1) and A.tamarense(AT-6),at the density of 500cells/mL. had no adverse effects on A.salina in 96h;while the other Alexandrium strains all had adverse effeets on the survival of a.salina, A.salina could increase its length with the increasing density of P.donghaiense,K.mikimotoi and A.luxitanicu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donghaiense and K.mikimotoi have ni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urvival of crustaeean zoop lankton in a short period. But several Alexandrium specised/strains could influence the survival of crustacean zooplankton likely by non-PSP substances. A.salina is shown to be more sensitive than N.awatschensis as test organisms to harmful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