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子地台北部太古宙TTG片麻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0,15(6):675-679
  相似文献   
2.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仑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由后河岩群,八角树片麻杂岩和火地垭群组成,研究表明,本区前震旦纪至少发育4期区域变质作用和1期线性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专题研究资料表明,米仓山区的中—深变质岩系──“后河组”属前晋宁期“双旋回”喷发的火山建造经深度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原岩类型包括钙碱性—碱钙性—碱性的基性──中性酸性岩类有规律组合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系列,属下元古界,建议更名为“后河群”。  相似文献   
4.
陕南汉中碑坝地区是扬子克拉通少数可能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地区之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后河“群”主要岩石类型之一的TTG片麻岩形成时代约为2400Ma,其REE和岩石化学特征与新太古代TTG片麻岩类似;混合岩类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其原岩或源岩的形成时代约为2700Ma的新太古代,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与钾质花岗岩或闪长质岩石相当,与太古宙高级区新太古代典型钾质花岗岩相近似;区内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200Ma,与区内混合岩化作用发生的时代稍早或基本一致;局部存在的变流纹岩与火地垭群铁船山组双峰火山岩属同一岩浆作用过程在区内不同区段的体现;后河“群”各类基底岩石有基本同一的Rb-Sr等时线年龄(1201Ma±240Ma),反映了元古宙中晚期构造热事件对早期各类岩石Rb-Sr同位素体系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米仓山西段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米仓山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解体出后河岩群,属太古-早元古代。认为前震旦纪变质基底以穹盆构造、叠加褶皱、多期面理置换、韧性剪切带为特色,确立了光雾山推覆构造,提出盖层变形以层滑褶皱为主。对岩浆杂岩成功地进行了解体,认为侵入岩具多种成因类型并具多旋回演化特点,指出地台边缘的层序地层有别于陆棚边缘经典模式。  相似文献   
6.
上扬子北缘川北地区出露的基底地层发育双层结构,其中上层的褶皱基底早已发现尖山、坪河、庙坪等中—大型、超大型石墨矿;但是直到最近,才在下层的结晶基底后河岩群汪家坪岩组细粒石英岩中发现了石墨矿。该矿体长约200米,宽约6.7米,矿体平均厚度4.9米,矿石平均品位5.13%。矿物组合为:石英+石墨+云母+黄铁矿+赤铁矿。该成果在上扬子北缘地区的发现,扩大了该区域的找矿前景,为区内晶质石墨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为四川巴中地区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基地建设提供了新的资源潜力保障。数据集包括Excel表格数据,2个*.xls类型文件,记录了样品固定碳测试结果和氧化物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7.
后河水库是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垣曲县淹没区移民安置创造条件的补偿工程。由于坝基及两岸坝肩岩体内构造断裂和风化卸荷作用, 致使坝基和坝肩存在有渗漏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后河水库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GJMZ法对后河水库灌浆与排水工程中的斜孔方位进行了计算和优选, 其成果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豫西崤山后河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与豫西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相类似,崤山北部也出露一系列中酸性小岩体,但与之相关的成矿作用明显较弱,因此长期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崤山北部小岩体的形成时代与区域成岩成矿时代之间的匹配关系对其深部构造演化研究及成矿潜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作者对后河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Db定年。后河岩体定年样品HH01的岩性为中一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0个锆石测点中有27个测点的测定值位于207PB/235U-206Pb/238U一致线上,相应的206Pb/238U年龄介于124~134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Ma(MSWD=I.02),属早白垩世。后河岩体是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时代处在东秦岭地区广泛而强烈的成岩成矿作用时限内,且显示了Au、Ag、Cu、Mo、W等元素的异常富集,具有较大的内生金属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梁涛  卢仁 《现代地质》2017,31(4):705
豫西崤山北部内生金属成矿作用较弱,仅有几个规模较小的Au矿床。对崤山北部燕山期酸性小岩体开展岩石成因研究,不仅可对深部动力学过程进行限定,而且为区域找矿思路的转变提供依据。为此,对崤山北部的后河岩体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锆石稀土元素成分分析。后河岩体具有高硅、富碱高钾、贫镁低钙的特征,岩体样品投点在SiO2-K2O图解中落入钾玄岩系列,A/CNK值介于104~126之间。后河岩体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右倾平滑、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N范围为3095~4938,无明显Eu异常。后河岩体富集Rb和Th,具有明显的Nb、Ta、P和Ti负异常,高Sr,低Y、Yb,属于埃达克岩。后河岩体是加厚大陆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部分熔融源区的残余相矿物包括石榴石和金红石,岩浆演化过程中没有经历明显的斜长石结晶分异作用。后河岩体锆石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正异常及无明显Eu异常的特征,锆石的形成温度介于624~701 ℃之间,后河锆石/熔体体系中重稀土元素分配系数变化证明了深部岩浆(流体)混合作用的存在。后河岩体是早白垩世崤山北部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这有利于成矿流体和埃达克质岩浆快速上升,其周缘出露申家窑Au矿床及岩体自身明显的Au、Ag、Cu、Mo及W高含量异常均表明后河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它应当是崤山北部的找矿靶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后河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崤山北部,岩体侵位于太古宙太华超群地层中,主要岩性是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1.0±1.8) Ma和(127.3±1.0)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均具有富钾(K2O/Na2O =1.00~1.51)、过铝(A/CNK =1.12~1.17)、贫镁(Mg#=26~34)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花岗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Eu异常不明显(δEu=0.84~0.97),(La/Yb)N比值高。Hf同位素特征显示,εHf(t)具有明显的负值(-17.8~-9.5),TDM2主要集中在2.3~1.7 Ga。综上所述,早白垩世后河岩体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地壳由挤压加厚向伸展减薄转换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