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3080篇
海洋学   24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发展的背景、历史和内容,概括总结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的发展进程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情景模型的概念框架,讨论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了在全球层面解决现有综合集成模型存在的问题,根据地球表层建模基本定理和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提出了具有中国原创特点的自然与自然贡献情景模型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MATLAB语言特点和系统建模方法的基本理论.根据南海气象数据的实际建模处理过程,给出了建模的详细步骤及其MATLAB实现过程以及MATLABTM的主要实现程序.试验讨论和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语言可以方便地对南海气象数据用系统建模方法进行建模和处理,MATLAB在运用系统建模法处理南海气象数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中国岩相古地理研究历史简要回顾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就如何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行了讨论,首先是编图单元的选择,一是以层序内的体系域为成图单元,二是以相关界面为成图单元.具体方法是在对所研究的层位进行精细的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层序对比,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在上述基础上系统编制不同层序内的各体系域或有关界面沉积时的古地理图.以此方法所编制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更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在统一地质作用场中的各种地质信息和综合效应;可以揭示出一些新的地质现象,对于覆盖区相带展布及变化具更合理的预测性.进而以中国南方二叠纪为例,在层序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系统编制了一个完整的海平面变化旋回条件下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描述了其平面展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矿工作新秩序,本文对国有地矿企业的经营者(厂长、经理)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问题。指出年薪制就是以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为单位确定经营者的报酬,这一周期通常为一年。进而阐述了为什么要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应与职工工资完全脱钩;采用基础报酬加效益报酬的方法确定收入等等。并构想了实行经营者年薪制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经营者要能进能出、实行任职资格制度、建立风险机制、按劳动力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文献和书籍,对中国古代的气象灾害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到了中国古代气象灾害的一些基本事实、特点、时空分布,以及它们与历史时期冷暖变化的关系,对研究中国古代自然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州地区广泛发育震旦纪地层,具分布连续、出露完整、沉积相标志明显的特点。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和地层学理论,对区内震旦系岩石地层进行了基本层序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7.
8.
土地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结束,为土地评价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图件资料,促使土地评价应该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的经验,不断完善理论,丰富实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规划服务。本文就土地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土地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Dent and Young.1981)。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中生代沉积基准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地质资料研究来恢复沉积基准面变化。首先根据沉积物的分布规律、沉积构造、古生物组合及古生态、自生矿物和波基面等特征来获得古水深,然后利用对地层做脱水压实校正获得沉积物原始厚度。对湖盆地区古水深和沉积物原始厚度累加起来就可得到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为在松辽盆地中进行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市开始实施了"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各地积极地开展了旧村改造.旧村改造是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途径之一.旧村改造虽说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但由于该项工作事关村民很具体的种种利益分配和要求,在旧村改造时应当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生产、就业等各方面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