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9篇
地质学   17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现行征地安置的缺陷及未来改革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非农产业及其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渐集聚到城市,从而使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地域范围显著扩张和城市物质  相似文献   
2.
浙江安置失地农民的十种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妥善解决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浙江省委、省政府较早开展了征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形式安置被征地农民。2002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征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浙江省在探索多形式安置被征地农民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安置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对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处理好农村集体土地问题,尤其是征地补偿问题,直接关系农民生产,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但在征地补偿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西失地农民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以食为天,食以上为本,上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必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最高峰时达8000多个,使我国弥足珍贵的耕地,每年以数百万、近千万亩的速度“失血”,也导致了失地农民大幅增加。专家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约在4000万人。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2年,6年间耕地减少9542万亩,补充耕地3378万亩,净减少6164万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国城镇化已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失地农民的居住形态由原来的宅基地建房为主转变成征地补偿房、租房和自购商品房等多种形式并存,即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合会产生重要影响,但其作用机制的有关研究尚少。论文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调研数据,以“社会—空间”为主要视角,从住房类型(含区位)和住房人均面积2个维度衡量居住空间,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居住空间对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为:一是不同居住空间的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合程度有显著差别;二是住房类型对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合影响最大,住房面积则影响不大;三是性别、年龄、职业、收入、获得非农户口的时间等因素也与住房类型共同产生作用。为推动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可采取的措施有推行混合居住模式、增强就业能力以及政府增加投入提升城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及保障制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梦鸽  李俊峰 《热带地理》2014,34(2):259-26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根据国内外近十多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及保障制度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国外学者利用社会学模型和质性研究方法,对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和创建救助组织的融合策略建议。国内学者侧重于研究失地农民个人属性、就业培训、户籍、生活空间等因素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提出政府和失地农民个人都需进行改变以促进失地农民的全面融合。未来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及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应注重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的综合运用,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测量模型,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改善失地农民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也对征地安置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2004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指出征地安置要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这是当前我国对征地安置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新的形势下征地安置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的精神。在继续发生大量征地的情况下,广州市如何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贯彻国家新的征地安置精神,保持社会稳定,是广州市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广州市农村展开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了广州市征地安置现状,并对广州市征地安置改革的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会不断征用更多的农村集体土地,其中包括耕地,从而造成农用地不断减少,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如果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何解决公路建设和农民安置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8年9月5日正式面向社会公布实施。《办法》的实施对于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的复杂性决定了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3月12日一13日,义乌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带着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来到稠江街道新屋、新村、官清畈、杨二村和大荣电子、忆峰科技、鑫鸿拉链、华帅印染、联发针织等5家企业,带着问候村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心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稠江街道新屋村已全部完成旧村改造。村民们对现在的居住和环境条件都很满意。国土资源局在走访的过程中,首先问候村民祝愿他们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在交谈过程中,问村民那些地方还需政府帮助解决,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有什么计划。村民王晋东在交谈中说。他妻子已参加社保,现每月有一千多元养老金领取,但本人由于当时家里经济紧张未参加社保,现在通过旧村改造,家里有房租等收入,经济条件已改善,希望能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