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569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hemical composition, Raman microspectro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1R) and SEM-CL (Cathodluminescence)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for Tanzania and Madagascar garnets for locality identification. Inclusion study was sustained after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Needle-like illmenites, apatites and zircons were the most common solid inclusions in Tanzania garnets. Madagascar garnets revealed rutile needles and apatites were also observed, but differences in size, shap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were noticed compared to Tanzania garnets. Tanzania garnets exhibited all types of observable fluid inclusions such as ““ fingerprint““ pattern, called Type Ⅰ-A, liquid-only (L) single phase fluid inclusion, called Type Ⅰ-B and Type Ⅱ-A ( L S), Type Ⅱ-B ( L V) and Type Ⅲ-A (L Sylvite even if all examined garnets from three localities retained ““fingerprint““ features, so called, partially healed fractures, in common. Chemical composition, Raman microspectro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alysis taken turned out to be useful method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Using consequences of SEM-CL and inclusion study, accordingly, the locality identification of gem-quality garnets is capable of being available in further application for other kinds of gemstones.  相似文献   
2.
在世人心目中,玉器和中国的关系就像陶瓷、茶与中国的关系样密切:在历史长河中,它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人类文化的块瑰宝。  相似文献   
3.
绿碧玺由某农民于1992年在广西某地花岗岩体的残坡积物中发现。经鉴定为含镁电气石宝石。它具有鲜艳浓绿色,0.5~0.8cm短柱状晶体,透明度高,双折射率大(0.021),二色性明显,比重为3.14等特征。由于其包裹体和微裂隙发育,其利用率较低(5%)。  相似文献   
4.
杨开济 《湖南地质》1996,15(2):105-106
透明蓝色宝石的鉴别杨开济(湖南省地质研究所长沙410007)关键词蓝色宝石,鉴别IdentificationofBlueTransparentGemstones¥YangKaiji(HunanInstituteofGeology)Keywords:b...  相似文献   
5.
6.
南海赤潮有毒甲藻链状-塔马亚历山大藻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月琴  曾陇梅 《海洋学报》1999,21(3):106-112
以核糖体rDNAITS为分子指标,采用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Alexandrium catenella和Alexandrium tamarense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与日本海域不同海区A.tenella和A.tamarense的比较,得出A.catenella或A.tamarense的不同地理株的种内个体间ITS区序列非常相似,而种间序列则有显着差异,表明了ITS区用于不同海区A.catenella和A.tamarense种间鉴定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可看出,ITS区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海洋微藻种的界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1株产壳聚糖酶能力较强的菌株OU01,并对OU01进行了16S rDNA序列、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属于微杆菌属;该菌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Microbacteriumsp.的相似性最高;因此将其初步鉴定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同时对该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chitosan 10,(NH4)2SO420,MgSO4.7H2O 1.3,K2HPO4.3H2O 1.4,Glucose 1,Yeast extract 3,NaCl 5,起始pH=6.30。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发酵时间为96 h,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该菌株产酶达到118 U/mL。Microbacteri-umsp.OU01菌株为壳聚糖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养殖品种,目前已形成工厂化生产规模。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海水污染程度的日益严重,养殖牙鲆出现了各种疾病(曲凌云等,2000; Mo Zhaolan et al.,2001).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999~2000年,山东省荣成、威海、青岛胶南及黄岛地区养殖牙鲆大面积发病,疾病发生时间多在每年的6~11月.病鱼多为3~10月龄。本文作者对以上牙鲆发病地区进行了临床病症的调查,并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9.
海筒螅中3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筒螅(Tubuaria marina)的94%乙醇提取物,在水中混悬后,用石油醚萃取,石油醚相中的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三个纯净的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DEPT谱鉴定,分别确定为二十一碳一烯,胆甾-5-烯-3β-醇和1-壬基-甘油醚。  相似文献   
10.
两株琼胶酶高产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得到两株琼胶酶的高产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确定它们属于弧菌属,通过BIOLOG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并同弧菌属标准菌株分析比较,确定上方宝剑两株菌都是塔式弧菌(Vibrio tubiashii),这两株菌在碳源利用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