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中国南极科考21~27航次期间获取的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Co、Al、Fe、Mn的含量,分析了普里兹湾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物粒度分布、生物硅含量,并利用富集系数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微量元素的物源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普里兹湾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南大洋其他海域具有很好的可比性。Cu、Zn、Cr、Co、Fe、Mn含量在陆坡深海区明显高于冰架边缘区和陆架区;Al、Pb含量在冰架边缘区较高;而Cd含量在陆架区相对较高。人类活动对普里兹湾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没有明显的影响,南极大陆岩石风化产物和海洋生物源性沉降是其主要来源。冰架边缘区及陆架破折处P2-9站位的微量元素主要为岩源性输入。陆架区、陆坡深海区的微量元素Cu、Zn、Cr、Co、Fe、Mn明显受到生源性物质输入的影响。而普里兹湾沉积物中Cd则主要来源于硅藻的吸收利用及硅质软泥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对火山岩进行构造环境、成因及岩源示踪时,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岩石类型组合来恢复,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其次,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是多元地球化学信息示踪,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第三,在选择判别图解时,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和条件,切忌乱套瞎投,在此思想指导下,侧重对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霞若-拖顶地区两类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多元地球化学示踪,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东侧的基性火山岩产于大陆裂谷环境,而西侧中-基性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特征;(2)两者火山溶浆均源自富集地幔,东侧来自均一的富集地幔,而西侧富集地幔具不均一性;(3)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形成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2017年6月在珠江口及近岸海域61个站位采集了悬浮颗粒物生物硅(BSi,biogenic silica)和叶绿素a(Chl a)。利用RAGUENEAU et al(2005)提出的碱提取法测定了悬浮颗粒物生物硅,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BSi浓度以及碱性提取液中岩源硅(LSi,lithogenic silica)的干扰程度。结果显示,Chl a质量浓度范围为0.06~8.64 μg·L-1,悬浮颗粒物BSi浓度从低于检测限到14.3 μmol·L-1,LSi浓度范围为0.00~9.56 μmol·L-1;LSi/(LSi+BSi)比均值为0.38 mol·mol-1。提取液中测得的Si/Al比均值为2.42 mol·mol-1,与RAGUENEAU et al(2005)报道值接近。研究区域内的表层BSi反映了硅藻的生物量,与Chl a存在显著线性相关。LSi对BSi测量的干扰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上近岸BSi和LSi高,LSi/(LSi+BSi)比低;外海BSi和LSi低,LSi/(LSi+BSi)比高;河口内BSi低,LSi高,LSi/(LSi+BSi)比高;上升流区BSi和LSi高,LSi/(LSi+BSi)比高;底层较表层具有更高的LSi和LSi/(LSi+BSi)比。最后,对常用的几种碱提取法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票二道沟金矿床岩石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其岩浆岩岩源均属上地幔。金矿母岩是来自上地幔不同部位的岩浆侵入岩石,金矿化与多次岩浆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