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三水盆地古地磁数据所反映的华南地块的古纬度漂移讨论南海的演化模式。结果认为,华南在南海的形成演化中居主导地位,南海基本上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期间通过华南的南漂及其后的北向回漂过程中,华南大陆南部的拉张、断裂、解体并自东向西扩展的方式形成的,而南海中散布的微大陆碎块则是在华南回漂时被滞留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其周缘菲律宾岛弧自南向北漂,直到上新世后才构成南海的东界;印支地块则仅起转换边界作用;加里曼丹则基本土没有明显的漂移。  相似文献   
2.
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3.
东营市东辛2-4井磁性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东辛2—4井岩心样品的古地磁学研究,整段岩心呈现以正极性为主的混合极性特征。自上而下划分的布容、松山、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时和布容极性时内清晰显示出的哥德堡和布莱克亚时的界限分别位于井深28.0m、161.0m、274.5m和452.0m。据黄河口南北5个钻孔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长江口、苏北盆地和东营地区,吉尔伯特、高斯和布容极性时的沉积速度较快,松山极性时较慢或近于缺失;黄河口以北至河北地区,高斯极性时地层不发育,吉尔伯特、松山和布容极性时则较厚,表明它们所处的构造单元、地质基础和沉积环境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海冰-海洋动力耦合模式对渤海典型天气形势下海冰动力过程作了数值模拟,海冰模式建立在动量和质量守恒基础上,忽略了海冰变化的热力过程。海冰厚度补划分为三类:堆积冰、平整冰和开阔冰,冰的形变由一个厚度的重新分布约束条件确定,海洋模式是一个二维风暴潮模式,同时考虑了潮汐的作用。风场资料来自于沿岸气象观测站每日四次的风观测。计算网络是十分之一经纬度。主要的分析和模拟是在大气和海洋共同作用下海洋的漂流  相似文献   
5.
陕西关中盆地中部地下热水H、O同位素交换 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致远  王心刚  苏艳  余娟 《地质通报》2008,27(6):888-894
对关中盆地地下热水δ&18O和8D数据的研究表明:盆地中部西安、咸阳深部的地压地热流体发生明显的δ^18O同位素交换,并出现^2H同位素交换,表明热储流体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盆地周边及中部的非地压地热流体^18O交换则不明显。根据研究区^18O同位素的交换程度(用^2H过量参数d表征)和水化学资料,可将关中盆地热储流体分为循环型和封闭型热储流体2类。地热水埋深越大、滞留时间越长、TDS和温度越高、地质环境越封闭,18^O交换程度就越大。西安和咸阳地下热水分属于不同的地热系统,具有不同的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6.
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采自中国黄土高原西峰(35.7°N,107.6°E)和段家坡(34.2°N,109.2°E)两个剖面中黄土层L8和古土壤层S8的1281块定向古地磁样品做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证实了Matuyama-Brunhes(M-B)极性转换带位于L8的中下部.提出了下列观点:1.M-B极性转换过程与地球磁场方向变化相联系的持续时间为3600-4500a,而与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相联系的持续时间则为8000-9000a,即强度变化存在“超前和滞后” 效应;2.M-B转换场的形态是由三次快速倒转和一次不成功的倒转构成,或者说,转换场具有快速变换极性的振荡特征;3.M-B转换过程中地球磁场并不是以轴对称的非偶极子场为主,而是偶极子场至少与非偶极子场相当;4.中国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所含磁性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磁铁矿,它是研究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详细结构的良好物质.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6,(6):46-46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今天透露,我国测绘人员通过长达7年的精确观测,首次获得了南极板块运动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南极大陆总体上正在向南美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8.
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的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DPS-4的原理和特点,在中山站的安装和调试,从扫频电离图所得到的初步结果表明,中山站冬季电离层F层存在明显的磁中午现象,而电离层Es层与极光粒子沉降有很大关系;漂移测量的结果表明,电离层漂移主要是水平方向的运动,并且具有大体一致的日变化模式,显示出在极区存在逆阳对流。  相似文献   
9.
基于通量距平的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是对基于月平均通量距平(MFA)的海气耦合方案及其在4个海气耦合的环流模式中应用情况的一个综合评述.这些模式的实施情况表明,由于采用精细化了的参考通量,修正的MFA(MMFA)比它的原型具有更为稳定的控制气候漂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LNW 5 0中子土壤水分测试仪的调试方法及标定后测试参数的可靠性检验方法 ,有利于提高仪器测试土壤水分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