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459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生于冰碛扇内,经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成矿作用,以砂金形态分布而富集成矿的金矿称为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它具有沿造山带一定标高范围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物为近源且半胶结,砂金呈面状分布,并以粒金、块金为主,具胶状、浑圆状、包块状构造形态,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冰碛扇型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河成砂金矿床有本质的区别。它的成矿作用模式是:造山带下地壳富含的活化金通过新构造运动活化的断裂运移地表,经地下流体和地表流体的迁移聚集到冰碛扇这一封闭稳定的生物、物理、化学障环境中,主要经高效聚金微生物有机胶体成矿作用沉淀、再生加大形成砂金,逐步富集成矿床。而红色磨拉石建造中风化离解的Fe,Mn物质对沉淀环境pH值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在我国西部造山带内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是砂金矿床中一重要类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1INTRODUCTIONUrbanrelationshipaswellasurbansystemhas beenthemostimportantandlastingdirectioninthestudyofur-bangeographysinceCHRISTALLER(1933)putfor-wardthecentralplacetheory.Alongwiththepaceofglobalizationinthe1980s,somepioneer researchessen-sitivelyexpoundedaworldcitysystem,includingworldcity,internationalcity,nationalcity,regionalcityandlocalcity(FRIEDMAN,1986).Lotsofresearchesfo-cusedonthedevelopingmechanismofthebigcitiesandurbansystemnetwork(GU,2000;ZHOU,1997;CUI,1992;HUeta…  相似文献   
3.
4.
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研究方法,分析了山东省近八年来产业重心的转移,提出了山东省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将此矿石烘干后作为试料置于岩石三轴应力试验机,在13h内将轴压、围压和温度分步升至1276MPa、414MPa和35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实验产物中黄铁矿、石英、长石等以脆性碎裂为主,而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云母等以塑性变形为主。再活化的黄铜矿、磁黄铁矿和少量闪锌矿呈脉和网脉穿插黄铁矿碎斑。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没有外来流体加入.构造动力作用所导致的流体包裹体破坏所释出的流体,就足以使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转移和再活化。  相似文献   
6.
污水-海水混合过程中磷转移的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研究厦门市污水排海时污水-海水混合过程中磷含量和形态的变化,及其在海水-颗粒物界面交换的动力学过程;提供转移模式,确定转移速率,进行磷的容量校正,为厦门西海域环境容量估算和水质控制提供定量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以往海洋倾废区选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海洋倾废区的选划实例,论述了同位素技术在海洋倾废区选划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倾废区的选划质量,作者建议尽快制定《海洋倾废区选划规范》,并将有关的同位素技术纳入该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8.
九龙江河口区磷的转移和入海通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992~1993年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总磷的分布和转移受悬浮物含量明显控制。当SPM含量低时,其迁移过程接近理想行为;SPM含量高时则为非理想行为。估算得出,九龙江水体总磷的平均人海通量为1.47×103t/a。其中,溶解态磷为0.43×103t/a,约占29%;颗粒态磷占71%,九龙江水磷的输入以颗粒态为主。溶解态磷的分布,基本上在某一水平上了波动,其入海通量受环境影响很小,可能意味着颗粒磷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GPS卫星预报星历,在比较分析EKF和UKF优缺点的基础上,将UKF引入GPS卫星轨道预报研究中.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表明,UKF方法预报更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轨道预报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南海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其构造位置处于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地质构造复杂.关于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致使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地幔物质沿东南方向蠕动,从而导致南海的海底扩张.从特提斯的演化规律,以及新特提斯的闭合过程来看,南海并不是特提斯洋的残留海,而是新特提斯在闭合过程中配合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地幔物质东南方向蠕动的动力学机制下,在南海重新活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