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3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421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1274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4篇
自然地理   2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3篇
  1936年   2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经济发展和工业用地价格状况 我国经济政策上的中部地区就主要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6省。中部6省土地面积为102.7万km^2,人口3.63亿,分别占全国的10.7%和28.1%。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自身努力下,中部地区城市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但工业用地的价格并没有相应上涨。  相似文献   
2.
唐山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因市区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  相似文献   
3.
当代旅游活动的发展态势,使旅游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旅游地质是在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的一门地质学的新型学科.作者较系统地阐述了旅游地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对湖南省地质遗迹景观作了分类,同时还提出了旅游地质为湖南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关于加强旅游地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4月10日,垦利县董集乡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举行了开工典礼仪式。该项目为2004年度国家投资第二批重点项目,被东营市政府列入市“双十”工程,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项目区位于垦利县董集乡中部,介于赵马—通戈武公路以南,总干渠以西,永莘公路以北,  相似文献   
5.
孙家富 《地质与勘探》1993,29(10):13-15
湖南省锰矿开采历史悠久。已发现的锰矿成因类型有:海相沉积锰矿床(占全省保有储量53.39%)、沉积受变质锰矿床(占4.7%)、层控铅锌铁锰矿床(占26.28%)、风化锰矿床(占8.87%)。湖南锰矿以碳酸锰贫矿为主,贫中找富是主要找矿方向。中列举了主攻的找矿类型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地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造就了各种岩石类型.历次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不同地质单元和多种地质遗迹,通过调查,并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将湖南省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20种.基于湖南省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湖南省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其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国土资源》2005,(10):F0002-F0002
安吉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竹乡”安吉县中部,县城西侧,成立于1992年,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4年在国务院开展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中,得到保留,  相似文献   
8.
湖南雪峰山地区沈家垭金矿成矿学及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富文  戴平云  梅玉萍  李华芹  王登红  蔡红 《地质学报》2008,82(7):906-2008-01-30
湘西沈家垭大型金矿是雪峰山地区颇具代表性的金矿床介绍,矿体分布于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第四岩性段中,矿化作用严格受北东东向沃溪和香草湾等深大断裂和唐浒坪复式背斜的联合控制。本次研究获得该矿床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90.6±3.2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晚白垩世,成矿作用可能与燕山期区域性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作用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热液型。  相似文献   
9.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发育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及数据统计等工作,对研究区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不同类型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构成的混积层系,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所形成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主要为内潮汐沉积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次为深水原地沉积作用形成的渐变式混合沉积,但是不同成因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混合沉积类型往往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渐变式混合沉积的混合沉积复合体;混合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发育内波、内潮汐混合沉积微相、深水原地混合沉积微相和远源浊流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剖析了混合沉积的沉积机理;结合混合沉积的成因、沉积机理、产出部位及沉积环境等因素,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了研究区杷榔组三段的混合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