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29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279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农级别基准地价图编制的目的和原则入手,详细介绍了用MAPGIS软件编制农级别基准地价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visal BASIC语言开发的在windows环境下的灰芳扫描软件,根据记录的海洋沉积物岩心的高分辨率数字图像进行岩心图像灰度曲线的数据获取;用计算机进行了岩心灰度曲线的辅助处理,得出不同尺度岩心灰度的变化曲线;根据不同尺芳岩心灰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超高分辨率的地层分析的初探。  相似文献   
3.
日本鳗鲡早期阶段耳石中心核外周标记轮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城华 《海洋科学》1996,20(1):46-48
1989年10月自江苏太湖捕获到日本鳗鲡亲鱼,经暂养、人工催产后孵出 仔鳗。对仔鳗耳石进行观察,发现耳石中心核外周存在标记轮,与1990年4月取样 子长江口启东的白仔鳗耳石中心核外周的标记轮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别。两者耳石 中心核与其外周标记轮之间都存在两个生长轮。人工培育仔鳗耳石标记轮(第3个 日生长轮)的存在证实了白仔鳗耳石标记轮是第3个日生长轮。  相似文献   
4.
1990年7~8月,舟山地区的对虾养殖场暴发了流行性对虾黑鳃褐斑综合症,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作者根据这一病情,对病虾的主要器官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病虾鳃丝细胞中有支原体感染。寄生部位为鳃呼吸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核周腔。支原体多形态,呈近圆形、细长条形不等,无细胞壁,仅有单一膜包围,中心为一电子密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迫切需要数字海图,用扫描方式数字化海图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讨论扫描海图智能屏幕数字化的人机协同策略和在该策略指导下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要素分类以及面向对象的栅格矢量的编辑、精确定位、识别等处理,以及采用这些技术在Windows环境下甩Visual C++语言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6.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与常规数控测井技术相比较,是测井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它以扫描图像来反映井壁岩层的成分和结构,并能得到岩层和裂缝的产状等。本文用其测试辽河断陷海南一月东潜山区海南20井,测得潜山储层震旦系和寒武系-奥陶系顶部有一层厚30-35m的古风化壳,具有网状裂缝结构。并测得储层自上而下碳酸盐岩中各种类型的裂缝及其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7.
Nimbus-7卫星上的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海岸带水色扫描仪,被设计用来提供海洋近表层浮游植物素浓度和其他与水色有关现象的资料。由于自然和人为的排放以及由潮流引起的再悬浮沉积的影响,对近岸水域遥感资料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近岸水域应作出慎重的研究,因为此类水域的生物-海洋学状况具有较大变化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鳗鲡白仔鳗耳石中心部分的电镜扫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城华 《海洋科学》1994,18(6):60-62
对在1990年4月取自长江口的白仔鳗耳石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了耳石中心核及其外周的深暗凹槽生长轮之间存在着数个生长轮。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弧菌性红腿病的细胞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弧菌性红腿病是近年来我国华东地区一些对虾养殖场新发生和流行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本文报道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病虾的腹肢、中肠、心脏、血细胞、鳃等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病原菌内外部微结构和SMZ处理后菌体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病虾血淋巴涂片上能看到少量细菌,血细胞数明显减少,腹肢的真皮层沉积着放射状或树枝状的橘红色色素颗粒.在超薄切片中可见许多寄生弧菌集聚或散布于心肌细胞间质、中肠、腹肢及鳃丝等组织的细胞质中.从病虾血淋巴中被分离培养的细菌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人工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其为红腿病的病原体.该细菌系一种无芽孢的短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大小为(0.6~0.9)μm ×(1.5~2.5)μm,有一根单端生鞭毛.鞭毛具有鞘和轴结构,菌体内部具有原核细胞超微结构特性,经SMZ处理后,菌体膨胀,核区体积增大,致密染色质颗粒增多,透明斑变少,严重者细胞壁大部分或全部消失,细胞破裂甚至解体.而未经SMZ处理的菌体无此变化.健虾组织中,未见病理变化及细菌存在.这为该病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盛昌  谢潮添  陈文列 《台湾海峡》2003,22(2):145-149,T001
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白骨壤叶片衰老过程中叶肉细胞Ca^2 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白骨壤幼叶和成熟叶叶肉细胞中,焦锑酸钙沉淀颗粒大量出现在液池和细胞间隙中,细胞壁中也可见少量沉淀,而细胞基质中则看不到焦锑酸钙沉淀.在衰老叶中,细胞基质和细胞膜上焦锑酸钙沉淀增加,而液泡和细胞间隙中的锑酸钙沉淀则显著减少,并且叶绿体外膜部分破损,结构破坏,核膜与液泡膜内部结构模糊,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扎手率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Ca^2 的区域性分布的变化与植物叶片衰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