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西平 《地质学报》2022,96(9):3261-3282
石头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智慧的启蒙,彩石和矿物颜料开启了人类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人类在使用矿物岩石中相继出现的武器、农耕时代、陶器、金属冶炼、人类聚落和城邦,标志着人类智慧的爆发和文明根基的建立。遍布全球的规模性采掘和矿业活动为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和经济基础,给人类认识矿物岩石和探索地球的奥秘打开了大门。东西方先哲们最早观察和思索天地万物、物质组成和变化、探索石头和金属的形成,炼丹术和炼金术、早期博物学、早期医学对金属、矿物和岩石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孕育了现代矿物学和地质学。中世纪矿业的繁荣带动了地质科学研究的复兴,矿床学和矿物学的确立、化石研究与地层层序的确立、岩石成因的水火之争、山脉成因的垂向升降和水平挤压之争导致了地质学的诞生和确立。  相似文献   
2.
二叠系阳新组灰岩厚度240~350 m,走向延伸大于50 km,出露面积15 km2以上,资源储量极为丰富.研究区0.6 km2范围内资源量为5193×104 t.阳新组灰岩CaO含量49.87%~55.74%,MgO含量0.24%~2.80%,SiO2含量0.38%~5.80%之间,SO3含量0.01%~0.40%,K2O+Na2O含量0.02%~0.12%,均达到Ⅰ级水泥用料要求.饱和抗压强度41.6~82.4 MPa,坚固性1%~3%,压碎指标8.2%~9.6%;所有指标均符合建筑石料用要求.对阳新组灰岩地质特征、物理化学指标的分析评价显示,其可广泛运用于水泥、建筑石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琳 《国外铀金地质》1999,16(3):276-279
最近,氡源已成为一项关注的问题,因为一些房屋中测量到了高水平的氡。本文的第一部分涉及用能谱法测量建材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第二部分阐述用射气气仪测量岩石的氡释出率。这项研究总的结果表明,氡出主要取决于建筑材料的特性,而不是其镭的比含量。  相似文献   
4.
4月30日下午,在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召开的采矿权挂牌出让会上,龙湾区天河镇司南普通建筑石料矿区采矿权顺利出让。天河镇司南普通建筑石料矿区主要矿种为建筑用凝灰岩,总矿产资源量为263.68万吨,挂牌出让起始价为5481万元。经过紧张有序的报价竞争。该宗采矿权最终由龙湾天河永安采石场以578万元的最高价竞得,并由温州市华东公证处进行现场监督公证。该宗采矿权出让后,将会大大缓解了龙湾区工程建设石料供应急缺问题,也为龙湾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廖时亮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把“省部级领导”交口相传的“镇馆之宝”——一块珍藏多年的玛瑙原石毛主席头像拿出来,放在火玉局的玻璃柜台上,他一个劲地叮嘱本刊记者要小心:“玛瑙虽然很硬,但摔下来也是受不住的。”  相似文献   
6.
8月4日,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天凤、状元镇西台、海城街道后岗山和邱宅等四个普通建筑石料矿区的新一轮采矿权以挂牌方式进行有偿出让,经过紧张有序的报价竞争,分别由温州市天柱采石场等四家矿山企业竞得,资源储量13839万吨,出让金额共计241.3万元,开采有效期为两年(西台矿区为2,5年)。此次四宗采矿权的成功挂牌出让,大大推进了该区的采矿权市场化建设,既有利于规范采矿权市场,营造健康有序的矿业竞争,也为废弃矿山的治理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筹集了资金。  相似文献   
7.
8.
石料颗粒破碎是引起高土石坝变形的重要因素。在大坝填筑、蓄水期,堆石料的应力路径和干湿状态均是变化的。通过大型三轴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应力路径和干湿状态对堆石料颗粒破碎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相同初始条件下,按不同应力路径达到同一轴向应变停机时测定的颗粒破碎率是不同的,等围压?3试验产生的颗粒破碎最大,等平均主应力p试验的次之,等最大主应力?1试验的最小,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颗粒级配演化规律是一致的。(2)相同初始条件下,湿样的颗粒破碎率明显高于干样,且二者的差距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干湿条件下的颗粒级配演化规律同样是一致的。(3)建立的考虑母岩强度的颗粒破碎率与塑性功的关系可以较好地统一描述不同应力路径及干湿状态下的颗粒破碎。该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复杂应力路径及干湿变化条件下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料弹塑性本构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凌凯  王睿  张建民  唐新军 《岩土力学》2019,40(7):2547-2554
为合理反映颗粒破碎对堆石料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堆石料在压缩和剪切作用下的颗粒破碎特性规律。通过引入压缩破碎和剪切破碎的相关参数,借鉴已有本构模型的合理定义,吸收临界状态理论和边界面理论的优点,发展了考虑颗粒破碎和状态相关的堆石料静动力统一弹塑性本构模型,并阐述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堆石料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低压剪胀、高压剪缩、应变软化和硬化等特性,还能够反映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的滞回特性和残余变形的累积效应。最后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分别对堆石料的静力三轴和循环三轴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所提出的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颗粒破碎对堆石料静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和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的机制是多学科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青海湖盆地是青藏高原旧石器-中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最为丰富的区域,对这些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原料的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石料开发策略、人群迁徙和交流联系.青海湖盆地151遗址出土的928件石制品的石料研究分析显示,处于末次冰消期的下文化层的石制品以近源的石英和石英岩为主要原料,而处于全新世早中期的上文化层在同类型近源石料仍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较高比例和多样化的优质硅质石料,并且主要用于生产细石器.野外调查和查阅地质资料均未发现青海湖盆地内有151遗址中出现的同类型优质硅质石料产出,推测其来自远距离搬运.青海湖盆地内其他8个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中期遗址的3269件石制品石料分析结果显示,与151遗址同类型的远源优质硅质石料在全新世早期开始在盆地内的遗址中出现.这一结果表明青海湖盆地末次冰消期古人类活动强度和范围有限,全新世早中期古人类受到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变好和周边地区农业人群兴起挤压活动空间的双重影响,在高原上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大大增加,伴随着开始有意识地开发优质石料,较频繁地进行远距离迁移和人群交流.远源优质硅质石料的产地可能位于北祁连山区和青藏高原上的陆相火山岩区,需要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揭示.该研究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古人类的高海拔环境适应策略和移动模式提供了重要材料,为理解史前人类向高原扩散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