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煤层中含有硫化物(特别是硫铁矿),代表一种强的还原环境.测井中自然电位参数对氧化和还原环境的反映比较明显.根据这种关系,本文将自然电位测井数据和实验室分析原煤全硫含量进行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当由于不能得到或得不到满意的实验室分析原煤全硫含量时,由测井资料中的自然电位计算出的数值便可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山东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低温甲醇洗装置是典型的鲁奇七塔流程,设计处理气量为218000m2/h(标态)。本项目以高硫煤为原料,经德士古气化制得原料气,经中温部分变换,低温甲醇洗工艺脱硫脱碳,使出工段净化气中总硫体积分数≤0.1×10^-6,φ(CO2)≤3%,净化气经联合压缩机加压至8.2MPa进合成塔得到粗甲醇。  相似文献   
4.
本方法采用三次拟合计算法处理土壤样品中硫含量的测试结果。试样采用传统的燃烧碘量法进行处理,在结果计算中使用三次拟合法处理测试结果,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方法的精密度为1.54%5.38%,方法检出限(3S):0.005%,较好的满足土壤样品中硫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5.
煤层中含有硫化物(特别是硫铁矿),代表一种强的还原环境。测井中自然电位参数对氧化和还原环境的反映比较明显。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将自然电位测井数据和实验室分析原煤全硫含量进行回归,建立回归方程,进而推广了自然电位测井资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硫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植被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状况,采用网格法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布设采样点,并定期采样,研究滨海湿地土壤总硫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0~30 cm深土层的平均总硫质量比约为822.43 mg/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研究区域内,土壤总硫分布差异较大,新生湿地土壤总硫含量相对最高,其次为退化湿地,稳定湿地土壤总硫含量相对最低;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无植被覆盖区的土壤总硫含量最高,自然植被覆盖区的土壤总硫含量次之,农田和防护林区的土壤总硫含量相对最低;空间上土壤总硫含量表现为由海岸到内陆呈递减趋势。在新生天然湿地内,土壤总硫含量水平分布从光滩到河滩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垂直分布上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冲淤积沉积物和海水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硫的主要来源,而人类活动和植物作用是土壤硫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是天然气水合物有利远景区,关于其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的沉积记录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探讨东沙海区甲烷渗漏与该海区气候环境演化的耦合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南海北部东沙海区D7和DSF两根沉积柱的总硫含量(TS)、硫碳比值(S/C)、正构烷烃、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DGTs)类化合物的分析,重建了东沙海区自11.3 ka BP以来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沉积记录和海水表层温度(SST)。两根沉积柱的TS、S/C值、GDGT-0、古菌醇和甲烷指数值(MI)的剖面变化表明东沙海区在6.4~7.5 ka BP和0.75~1.3 ka BP时发生了AOM作用,在4.0~4.2kaBP时可能发生了AOM作用,存在甲烷渗漏现象。由TEXH 86重建的SST显示该海区早全新世SST持续上升,晚全新世SST呈下降趋势,推测自11.3 ka BP以来东沙海区存在小范围的甲烷渗漏,但释放的甲烷并没有导致该海区表层水体温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罗序琪 《地球》2013,(10):94-96
童子岩组是福建省主要含煤地层,其储量占全省煤炭总储量的93%。根据岩性、岩相、古生物、含煤特征,童子岩组划分为三个段。按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童子岩组煤系分为三个条带,即东带、中带、西带。为客观真实地反映童子岩组煤质变化规律,通过收集北团、宁洋、加福、苏邦、坑柄、柯坑、铅坑等七个矿区的勘探资料,运用煤田地质学理论,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煤质变化规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验室高压反应釜,研究了榆林横山樊河长焰煤中硫含量对煤直接加氢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中硫含量的增加,油产率和总转化率均先增加再减小;当硫的质量分数为6.65%和4.37%时,油产率和总转化率分别达到最大值49.79%和86.38%;水产率无明显变化规律;除1号煤样,气产率和氢耗量随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煤中硫、矿物质及体系中氢共同作用催化了煤的加氢液化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