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质学   3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研究了地质样品中稀散元素铬、镓、铟、碲、铊含量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确定了最佳测定酸度、干扰元素的校正方法,结果令人满意。方法检出限为0.001 3~0.063μg/g,精密度(RSD,n=11)为2.00%~4.87%,优于其他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地质样品中稀散元素铬、镓、铟、碲、铊含量的分析,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大厂矿田锡石硫化物矿床中产出的富铟铁闪锌矿为世界所罕见,文章探讨该类型矿床铟、镉的分布规律,分析计算该金属保有地质储量及年产量,简介当前回收情况及展望综合回收前景.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最主要的铟产地之一,对其的富集机制还有很大争议。文章以大厂矿田西矿带高峰矿床和铜坑矿床中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和室内矿相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应用高精度电子探针与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手段,研究稀散元素铟的空间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与主成矿元素的关系,揭示其在闪锌矿中的富集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铜坑矿床中闪锌矿内稀散元素铟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而高峰矿床中铟含量却保持稳定;铟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与铜以双替代锌的形式进入闪锌矿晶格中,也不排除铟以微细包体形式赋存的可能。结合前人研究,推断燕山晚期复式岩体岩浆演化末期花岗斑岩侵位冷却过程中,岩浆结晶产生的富铟、铜等流体对早期生成的闪锌矿进行交代并富集。这一研究结果为寻找稀散元素铟指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5.
贵州“三稀”元素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稀"元素是现代高精尖科学技术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贵州典型"三稀"元素矿床的基本特征,将"三稀"元素矿床划分为沉积、热液和岩浆作用3种成因和9个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矿床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沉积、热液成因"三稀"元素矿床是地质找矿重点,黑色岩系型、含煤岩系型、铝铁岩系型、磷块岩系型"三稀"元素矿床具有重大资源潜力,铅锌矿型、汞锑金矿型"三稀"元素矿床具有富集度高和独立成矿优势。对现有优势矿床及其含矿岩系开展"三稀"元素资源潜力的再评价是发现共(伴)生"三稀"矿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袁莹  祝新友  王艳丽 《矿物学报》2011,(Z1):316-317
铅锌矿床中常具有较高品位的各种稀散元素,如镉(Cd)、镓(Ga)、锗(Ge)、铟(In)、铊(Tl)、硒(Se)、碲(Te)等,是近代发展尖端科技产业所急需的矿产资源之一。前人在对铅锌矿山中伴生有益分散元素的规模查定、分布规律及存在形式等研究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资料和经验。为了更有效率地开展我国铅锌矿山中稀散金属资源的评价工作,有必要对这些基础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华南花岗岩的特征与三稀金属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地区位于中生代欧亚大陆板块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华南陆块中部,横跨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是我国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和贵金属等资源的重要矿产区(蔡锦辉和韦昌山等.2009)。由于板块俯冲造成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华南地区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花岗岩(张岳桥等,2009;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81)。三稀金属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矿种78种,各类矿床、矿化点57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68处。探明储量并列入自治区矿产储量表的矿种有2种,其保有储量潜在价值近4万亿元。石油、煤、铬、钨、锡、铁、银、天然碱及稀散元素(锗)等矿产储量和规模在全区乃至全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对世界闻名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稀有稀土矿床较早就投入了工作,他们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在湖南香花岭含铍条纹岩中发现了中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1970年后,在内蒙古巴尔哲、福建南平和四川大水沟稀土、稀有和分散元素等矿床发现后,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国首次发现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后,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确定和分布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三稀资源被确定为关键矿产后,矿产资源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不但取得了理论上的创新,而且发现了一批新的三稀矿产地,尤其是在川西甲基卡和可尔因等地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工作,其中钻探工作量就达11818.96 m,为把川西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锂矿基地作出了新贡献.对于卤水型锂及其他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也一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重点,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及江汉盆地等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稀散元素因其在地质体中极分散的特点,极难形成独立矿床。通过找矿预测研究,在四川旺苍地区二叠系吴家坪组一段首次发现了独立的铼硒富集层位,具沉积改造成矿特征。局部地段稀疏钻探工程探获铼资源量61.4 t,硒3000 t,显示了巨大的铼硒找矿潜力。考虑到同层位钒钼矿层形成分层富集、相互伴生,矿石经济可选,综合回收元素多的特点,本区有望成为中国紧缺新兴战略资源成矿新类型的重要成矿带,且具有赋矿层位稳定、矿化均匀、规模巨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