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单勇兵  马晓冬  仇方道 《地理科学》2012,(11):1340-1347
以江苏中部地区2008年SPOT与TM的融合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空间分析及聚类分析技术,以网格为单元,分析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并对研究区的乡村聚落作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在规模上,研究区中部的泰州地区乡村聚落密度较低、聚落用地规模大,而其东西两侧的南通地区和扬州市附近地区的乡村聚落密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小。在形态格局空间分布上,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较高的乡村聚落位于泰州的南部和南通的沿海地区;而其他地区的乡村聚落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相对较小。在聚落空间邻近特征上,聚落间平均邻近距离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中部乡村聚落分布较稀疏、离散,东西两侧聚落分布较密集;南通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东南部小、西部大,泰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小,扬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西部小、东部大;聚落与道路的空间邻近格局特征不是很明显,但大部分地区聚落至道路的平均距离较小,揭示研究区大多数乡村聚落对内对外联系比较便利。最后,通过系统聚类,并结合聚落的格局特征,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里下河湖荡型、沿江沿海滩地型和苏中平原型3种类型;里下河湖荡型为低密度团簇型,沿江沿海滩地型可划分为中密度弧带型和高密度条带型2种亚类型;苏中平原型可划分为低密度团块型、中密度宽带型及高密度散点型3种亚类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年至2008年苏中沿海地区射阳地震台和海安地震台记录到的100 km范围内ML2.0以上地震波形资料,基于Sato模型,采用不同的固定流逝时间,计算了该区域的尾波Qc值.结果表明:该区为尾波Qc值低值区域,随着流逝时间的增大尾波Qc值也变大;在2006年11月份东台ML4.1震群和2007年5月6日响水ML4.0地震前尾波Q0值有明显增大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46年江淮下游梅雨期的划分和演变特征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徐群 《气象科学》1998,18(4):316-329
应用近46年江苏省中、南部各五站逐日雨量和西太平洋副高逐候脊线纬度资料分别划分出苏南和江淮两区梅雨期。部分梅雨期内含2段甚至3段梅雨集中期,因此也存在间歇期;出梅并不等同于入(盛)夏,少数年虽出梅却无(盛)夏。在所揭示的一系列区域气候特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划分出的江淮梅雨期,它与苏南梅雨期并不尽同,有二成年份出梅期延迟至8月。两区梅雨期都具有很大的年际变化,尤其是苏南梅雨量的年际变化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在近十年达到极大。  相似文献   
4.
2000年春,江苏省政协委员张广远、沙俊忠提出“关于尽快规范、统一我省几个地域名称的建议”。提案认为,在政府文件和新闻媒体中,“苏南地区”、“苏北地区”、“淮北地区”“苏中地区”等地域名称的使用,频率很高。但“苏北地区”的指称范围不一,“淮北地区”的地理概念不清(今天的淮河仅到洪泽湖),又易与安徽省的“淮北地区”相混,不利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中苏南县域城镇居民收入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无法有效刻画居民收入空间格局演变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将数理统计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1989年—2011年苏中苏南地区县域单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较好地描述了收入差异的时序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县域单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异逐年增大,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增大;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单元在空间上集聚,苏南处于高值簇,热点区聚集;苏中处于低值簇,冷点区聚集;此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空间格局不稳定,冷热点区切换频繁,冷热点区呈高度集聚,其他类型区域的分布态势减弱。  相似文献   
6.
程晓玲 《江苏地质》2003,27(2):87-91
基于24口井岩心铸体、岩石薄片的测试数据及砂岩微观结构的观察,分析了溱潼凹陷北坡阜三段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不同沉积微相砂岩的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东西部阜三段储层在沉积微相、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成岩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指出较好的储层位于本区莫庄北部的上下砂组及茅山北部、叶甸—边城西北部的上砂组中;同时认为次生孔隙在纵向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其主要分布在埋深2350m~2880m。最后对本区储层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谈彩萍  杨琦 《江苏地质》1998,22(2):118-122
溱潼凹陷是一个经多年勘探的新生代沉积凹陷,石油勘探程度较高,天然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凹陷内浅层储层、盖层特征、天然气气源条件及各种类型的浅层构造圈闭的分析研究,结合钻孔资料,揭示了凹陷内浅层天然气在纵向上、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对凹陷内浅层天然气的勘探前景作出适当评价。  相似文献   
8.
王军成  张作宏  杨光 《江苏地质》2017,41(2):318-327
苏中及其南部是江苏地热能主要分布区,区内地热类型多、水量大、温度高、分布广、开发滞后,因此,对苏中及其南部地区开展不同深度的地热勘查与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起重要作用的物探方法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对区域地热地质、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时空及温度对岩石物性参数影响的分析,对区内浅层地温、中浅层地热、深成干热岩物探勘查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浅层地温能勘查应以电(磁)类方法为主;中浅部地热资源勘查以电磁法为主,地震微动技术为辅;干热岩资源勘查应以重力和磁法勘查为基础,以大地电磁法和地震微动法为主要勘查方法。通过2个有代表性的成功勘查实例,说明浅层地温能和中浅层地热物探勘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