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1.
五里冲水库--治理和利用喀斯特溶洞的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聪  张鸿 《云南地质》2003,22(1):16-26
滇南蒙自五里冲水库,系充分利用盲谷地形、地下隐蔽喀斯特大厅、地下暗河等自然条件,扬长避短,通过明堵暗灌、高压灌浆、构建防渗帷募等特殊综合工程手段建造的无大坝型水库。该区地质情况复杂,喀斯特十分发育,先后投入大量钻探、平硐及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量,采和合适的防漏、防渗工程。1996年竣工下闸蓄水后水位持续上升,达到设计要求,为蒙自工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条件,亦为在我国南方复杂喀斯特地区构建大、中型水库闯出新路。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露石常常占据一定比例的地表面积,且具有许多已知或未知的水文—生态功能,对于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运用样线法和拍照法识别喀斯特断陷盆地不同位置(盆缘和盆地边坡)露石的数量特征和外部形态特征,同时比较了两种方法测量样地岩石裸露率的精准度。结果发现:盆地边坡与盆缘的露石数量和外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盆缘露石分布密度(0.54个·m-2)>盆地边坡(0.39个·m-2);但盆地边坡露石的长宽比大于盆缘,单体占地面积为盆缘露石的两倍,接近40%的盆地边坡露石与山体等高线平行。样线法和拍照法测量样地岩石裸露率的结果存有差异,但并不显著,且这种差异呈现出随着岩石裸露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拍照测量结果具有较小的变异系数。这些结果说明了研究区露石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对解释地表水土运移规律和植物分布提供重要参考。拍照法能准确地测量岩石裸露率,并提供露石外部形态特征的精准数据,可以作为喀斯特样地露石调查的新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始于1953年的蒙自气候站小型蒸发器和始于1986年的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观测资料,计算两种蒸发器蒸发量折算系数,并与相关分析及线性拟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自站小型蒸发器与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的时程分配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线性拟合的线性系数与折算系数较为一致,且检验结果较为接近,推算出该地区两种仪器年蒸发量的折算系数为0.65。研究结果可用于本区气候评价、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资源调查等。  相似文献   
4.
蒙自地区蒸发折算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始于1953年的蒙自气候站小型蒸发器和始于1986年的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观测资料,计算两种蒸发器蒸发量的折算系数,并与相关分析及线性拟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自站小型蒸发器与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的时程分配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线性拟合的线性系数与折算系数较为一致,且检验结果较为接近,推算出该地区两种仪器年蒸发量的折算系数为0.65。研究结果可用于本地区的气候评价、水量平衡分析、水资源调查等。  相似文献   
5.
蒙自地区冬季边界层逆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萍  李刚  王枭 《贵州气象》2012,36(4):13-15
采用云南省蒙自探空站2010年和2011年冬季的高分辨率探空资料,统计分析蒙自地区边界层逆温特征。结果表明:蒙自地区冬季边界层逆温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多出现2~3层的逆温结构。边界层逆温强度绝大部分不超过3℃,极值达到5℃。逆温厚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存在明显的早晚变化。逐日比较发现,逆温出现的时间和高度具有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云南省蒙自东山岩溶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2个村寨水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测试分析,发现蒙自东山地区村寨水塘属于中性-碱性水质,水塘的氨氮和TP平均浓度达到地表水体Ⅴ类水标准限值的166倍和068倍;TN和 SO42-平均浓度达到地表水体Ⅴ类水标准限值337倍和1624倍。研究区水塘中 Mn、Cu、Zn、Cd和Pb平均浓度达到地表水体Ⅴ类水标准限值的65154倍、377倍、2174倍、590倍和410倍。据调查,东山岩溶地区村寨水塘污染普遍且严重,均为Ⅴ类水:其中在白姑村水塘中Zn、Cd的浓度达到地表水水体Ⅴ类水限值的4461倍、865倍,应引起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7.
云南蒙自断陷盆地岩溶地下水流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伟  吕玉香  郭传道 《水文》2017,37(4):35-39
岩溶地区地下水径流特征复杂。以云南蒙自断陷盆地为例,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综合研究等,揭示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岩溶地下水径流方向:蒙自盆地内东山—蒙自(Ⅰ-1)、大屯(Ⅰ-2),蒙自盆地东南黑龙潭(Ⅰ-3)单元内岩溶地下水整体由南东流向北西;新安所(Ⅰ-4)单元内由南向北;蒙自盆地南部8号暗河(Ⅱ-1)、9号暗河(Ⅱ-2)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内岩溶地下水由北流向南,对研究西南典型岩溶区地下水径流特征、合理评价和开发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准确获取小区域高精度、大比例尺岩溶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为小区域岩溶石漠化的定量评价和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本文选择岩溶石漠化典型地区——蒙自东山生态治理研究区为例,基于2006年11月SPOT5和2015年1月Pleiades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植被覆盖度(FVC)进行岩溶石漠化遥感信息提取,得到生态治理区2006年与2015年岩溶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两期FVC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生态治理区石漠化的演变趋势。遥感调查表明,研究区内石漠化十分严重,重度石漠化面积占比73.55%,中度石漠化5.36%,轻度石漠化0.53%,无石漠化14.86%,阴影及水域面积5.71%。不同等级石漠化面积的变化情况显示,2006-2015年,重度石漠化和无石漠化面积比例增加,重度石漠化由72.37%增加到73.55%,无石漠化从6.06%增加到14.86%,而中度、轻度石漠化面积比例减少,中度石漠化面积从11.58%减小到5.36%,轻度石漠化面积从4.35%减小到0.53%。轻度、中度和无石漠化区变幅明显。研究区石漠化发生率从88.27%降低到79.43%,总体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分类索引     
《地质论评》1941,6(Z3)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蒙自盆地开展了现场调查、采样、抽水试验、动态监测等工作,经与以往研究成果对比分析,揭示出近30年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蒙自盆地的地下水环境变化特征:蒙自盆地第四系中20个天然水点断流;盆地内不同地区水位下降5~20 m;地下水中SO42-、Cl-含量显著增多,地下水类型由原来的2种增为10种;地下水水质变差,水质良好及以上者占取样总数的百分比由原来的80%,降至17.4%,其主要原因是城镇扩张、人口膨胀,对地下水资源需求量增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