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4篇
  免费   1877篇
  国内免费   1862篇
测绘学   2302篇
大气科学   567篇
地球物理   515篇
地质学   7737篇
海洋学   2077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4732篇
自然地理   3395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1350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229篇
  2011年   1278篇
  2010年   1138篇
  2009年   1333篇
  2008年   1209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1227篇
  2005年   1068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693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381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349篇
  1990年   284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2018年3月,自然资源部成立。2019年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内部“三定方案”落地,实现东阳市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由“分”到“统”的转变。这次机构改革不是对机构的简单合并或调整,而是更高层级下的职能重构和业务重组,需要更深层次的思想理念转变。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需要突破之前部门各自为政的困局,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把工作放到自然资源的大局中通盘考虑,培养系统化的思维模式。同时需要进一步精简下放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强化监管力度,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规则、标准、制度的约束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适用于海岛、舰船和钻井平台等工况的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及其能量回收技术还不完善。文章分别介绍手持式、自增压式和撬装式(船用、岛用和风光油储一体化)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系列的技术特点,并按类别分别介绍装置关键技术即能量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提出研发中小型海水淡化装置与能量回收一体机的系列化产品可有效降低能耗、促进技术进步和满足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国产卫星传感器类型日益丰富,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卫星影像进行生产和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多源国产卫星影像联合平差的精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立体测图生产中,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时相较旧、噪声较大、云覆盖和摄影漏洞等特殊困难的条件下,利用天绘一号卫星影像进行补漏生产的情况,最终分析并验证了两者无控联合平差的可行性和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海岛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态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海岛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其生态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兼顾海岛资源环境特点,研究形成海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熵权法、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模型评价了典型海岛地区——普陀区与定海区2009-2015年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普陀和定海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呈稳步提升趋势,各个时期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节能减排相关措施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方面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最后,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岛综合管理框架内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广州市南沙区红树林资源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对广州市南沙区红树林资源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沙区共有红树植物12科15属16种,包括真红树植物6科7属8种和半红树植物7科8属8种;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南沙湿地公园、洪奇沥东岸14涌至17涌滩涂、仁隆围和义隆围东部河岸、蕉西水闸、大角山海滨公园、沥心沙大桥桥脚、沙仔岛、坦头村等地;红树林群落可以分为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无瓣海桑群落、桐花树群落、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群落、无瓣海桑+老鼠簕群落、卤蕨(Acrostichum aureum)群落、秋茄(Kandelia obvata)群落、假茉莉(Clerodendrum inerme)群落、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群落、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群落、桐花树+老鼠簕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群落、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群落和海杧果(Cerbera manghas)群落等15种主要群落类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南沙区的红树林资源,建议在宜林地补种红树植物,划定红树林重点保护区域,加强红树林监测和对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治理,积极开展红树林生态旅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