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此吾 《地图》2008,(6):78-85
一百年来,就是这座古桥把人们最熟悉的上海三大地标——黄浦江、外滩、苏州河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黄浦江年最高潮位变化关系到上海市的防洪安全,本文基于米市渡站1970-2019年年最高潮位、太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研究了近50 年来黄浦江上游年最高潮位的变化趋势和变异特性、发生频率变化以及潮位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年最高潮位在1970-2019年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81 cm,年均上升1.62 cm。1995年之后出现跳跃式的波动上升,1996-2002年相对1995年之前较大幅度上升,2003-2011年相比1996-2002年出现较明显下降,之后又较大幅度上升。随着潮位升高,各频率对应的最高潮位均较大幅度增加,升高幅度均达0.9 m以上,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高潮位分别由1970年条件下的3.77 m、3.81 m、3.94 m升高到2019年条件下的4.71 m、4.75 m、4.92 m。与此同时,相同潮位下的重现期急剧减小,高潮位发生频率大幅度增加。分析认为,年最高潮位升高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1970-1995年主要受降水量变化等气候因素的影响,1996-2019年主要受水利工程、台风频率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太湖流域太浦河等工程的修建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水质指标与反射光谱特征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巩彩兰  尹球  匡定波 《遥感学报》2006,10(6):910-916
利用地物光谱测量技术及同步配套的常规水质采样分析实验,对上海市黄浦江全河段水体进行调查研究。共选取31个典型站位进行了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取样,每个测点分析了9个水质指标,包括TP,TN,CODMn,CODCr,NH3-N,BOD5,DO,悬浮物浓度和浊度。各水质参数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以总氮(TN)和悬浮物浓度两个水质指标为例,分析了这两个水质指标与单波段归一化反射率、反射率的一阶微分、不同波段之间反射率的比值以及反射率取对数等之间的相关关系,给出了以上两个水质指标的单波段归一化反射率、一阶微分反射率识别的特征波段,以及两个波段比值的最佳波段组合。建立了常规水质参数与水体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环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2,(3):67-67,22
  相似文献   
5.
<正> 黄浦江畔璀璨的灯火和深沉的夜色,编织出一台庄严绚丽的庆典晚会,拉开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辉煌大幕。这是160年来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注册类世博会,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最广的一届世博会。在接下来的184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大主题,"理解、沟通、欢  相似文献   
6.
周日 《地理教学》2010,(8):31-33
为了让上海市近1500万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近几年来,上海市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治理黄浦江的水质,但始终收效甚微,只能勉强遏制进一步污染的势头,无法做出进一步的改善。上海有关部门已将上海市自来水取水点不断移动,以尽可能靠近黄浦江的上游,取得更洁净的水源。可惜上海市的取水口现已移至上海与浙江省的交界处,无法再进一步地向上游移动,因此通过更换取水口来改进上海市自来水质量的效益,现已达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7.
黄浦江,上海人的母亲河,她用她的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黄浦江水已严重污染。看不见父辈时代的清澈,留下的只是浑浊的江水和江畔人们的无奈。肩上的担子是如此沉重,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要找回那份昔日的清澈与美丽。  相似文献   
8.
周春玉 《中国地名》2010,(10):55-59
上海世博会园区占地5.28平方公里,分布在以黄浦江为中心的狭长区域内,看似毫不起眼的地名,却留下了上海各个历史阶段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的地名渊源和总体特征,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9.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黄浦江极端风暴洪水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杰  尹占娥  于大鹏  许世远 《地理研究》2013,32(12):2215-2221
黄浦江流域是典型的风暴洪水脆弱区。随着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未来该区域可能遭受更为严重的灾害影响。从海平面绝对上升、构造沉降和压实沉降三个方面预测了2030 年和2050 年该区域海平面相对上升值为170 mm和390 mm。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大天文潮位值和最大风暴增水值,估算了2030 年和2050 年极端风暴洪水位将分别达到7.17 m和7.39 m。基于高精度洪水数值模型开展了2030 和2050 年两种极端风暴洪水情景模拟,结果显示黄浦江两岸地区均可能被淹没,上游地区较中下游地区受淹将更为严重。进而提出未来研究中需重点关注不确定性分析、防汛墙溃堤淹没情景分析和风暴频率—强度变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黄浦江水位变动与潮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浦江上位于外滩、浦江园、泖港镇的三个观测点,于2013年7月7日对其水位进行测量、对到达最高和最低水位的时间进行捕捉,并与相应的吴淞口高低潮差、高低潮时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①吴淞口潮波自黄浦江下游向上游上溯;②高低水位差自下游观测点向上游观测点递减;③观测点高水位时刻滞后于吴淞口高潮时刻的时间短于其低水位时刻滞后于吴淞口低潮时刻的时间;④黄浦江潮波上溯速度在高低潮时和具体河段呈现出时空变化的复杂性。结论:①黄浦江水位变化是吴淞口潮波传递的结果,并非引潮力直接作用于河水所致;②吴淞口潮波对河流的影响程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弱;③吴淞口高潮对径流的顶托作用和上溯潮波的回流补给使低水位时刻滞后于吴淞口低潮位时刻的时间长于高水位时刻的滞后时间;④感潮河段水位、流量变化规律具有复杂性。提供了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地理规律实证研究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