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的主体岩石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形成顺序为霞霓钠辉岩→霓霞岩→磷霞岩。在杂岩体的霓霞岩中发现了1粒具分带现象的橄榄石,从中心到边缘,SiO2、MgO和NiO逐渐降低,而FeO和MnO逐渐升高。MgO与SiO2和NiO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FeO和MnO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中心的Fo值(最高为86.91)略高于霞霓钠辉岩中斑晶橄榄石(Fo值:85.66~86.02),而边缘的Fo值(最低为73.82)与霓霞岩中无分带现象橄榄石(Fo值:72.18~74.72)相近。各种证据表明,发现的具分带现象橄榄石可能不是霓霞岩熔体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而可能是霓霞岩熔体捕获的Fo值相对较高(高于霓霞岩橄榄石的Fo值)的橄榄石晶体内部MgO和FeO等成分扩散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鸡街钻孔取样和现场试验,得出鸡街膨胀土在不同压力下的膨胀率,以及各深度膨胀土的膨胀量。结合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分析鸡街膨胀土的胀缩性等工程特性。对鸡街土层含水率进统计,得出鸡街地区膨胀土含水率变化曲线,结合膨胀土变形量进行分析,为膨胀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分布在攀西古裂谷带内的禄丰县鸡街和大向坪超基性碱性环状杂岩体中霞辉岩,以及西昌太和层状辉长岩等两类岩石进行全岩^40Ar-^39Ar坪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鸡街岩体和大向坪岩体中霞辉岩年龄范围在214~193Ma,相当于晚三叠世,属于印支期。总体上,超基性碱性环状杂岩的侵位时间略晚于含矿辉长岩;太和层状辉长岩^40Ar-^39Ar坪年龄,由于过剩Ar等原因的扰动,使其年龄值远远高于成岩年龄。暗示全岩或辉石单矿物等不适合作为攀西地区层状辉长岩定年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赵正  漆亮  黄智龙  严再飞  许成 《岩石学报》2012,28(6):1915-1927
鸡街碱性超基性杂岩体产出于攀西古裂谷南段,地处云南省境内的罗茨地区,空间上与峨嵋山玄武岩紧密伴生。岩体的主体由霞霓钠辉岩、霓霞岩和磷霞岩组成,三类岩石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EE)配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Ba,过渡族元素Sc、Cr和Ni相对亏损,Nb/Ta、Zr/Hf比值在幔源岩的范围内,Sr-Nd同位素沿"幔源趋势"线分布。鸡街碱性超基性岩中不相容元素总体亏损,含量与EMORB相当,稀土总量ΣREE=32.86~70.07偏低,(La/Yb)N=3.03~4.47,HREE亏损,指示源区的适度亏损。微量元素和同位素信息共同指示鸡街碱性超基性岩为地幔岩高压条件下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10%),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和少量磁铁矿的结晶分异。霞霓钠辉岩、霓霞岩与磷霞岩来自同一地幔源区,岩浆源区的相对亏损,可能与中-晚二叠纪大量的玄武质岩浆从深部地幔抽取有关。攀西古裂谷的多期次活动为峨嵋地幔柱提供了岩浆通道,地幔柱活动的早期阶段或晚期阶段岩石圈地幔(或混合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的碱性岩浆沿此构造薄弱带上侵,形成了攀西古裂谷内呈带状分布的各碱性杂岩体。  相似文献   
5.
云南鸡街超基性碱性岩锆石类型及其年龄值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云南禄丰鸡街超基性碱性岩(霞辉岩)岩石化学、辉石成分、锆石成因类型及其年龄值的意义等进行研究,文章最后对复合型锆石成因进行了论述,并建议将岩浆复合型锆石中的老核称为残留锆石,变质复合型锆石中的老核称为继承锆石。  相似文献   
6.
在已有云南禄丰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比,认为本区霞霓钠辉岩平均成分加入10%w(F0)=86%的橄榄石可作为杂岩体的原始岩浆,按P2O5的含量估算出这种岩浆为地幔岩经约3%部分熔融的产物;岩石学混合模拟计算表明本区地幔源岩具有明显亏损特征。亏损地幔可能与先期幔源岩浆活动有关,更可能是岩体含矿性差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7.
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岩杂岩体主体岩石及包体中橄榄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岩石中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橄榄辉石岩包体中橄榄石的Fo值最高,其亚种属靠近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从霞霓钠辉岩→霓霞岩→磷霞岩,橄榄石的Fo值逐渐降低,其亚种从靠近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靠近透铁橄榄石端元的贵橄榄石→低铁镁铁橄榄石。这些特征表明,本区三类主体岩石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橄榄辉石岩包体为Ⅱ类包体,可能为杂岩体原始岩浆早期结晶分异作用所形成的堆积岩碎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