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宁南雀珠山地区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灯影组灰白色白云岩中上部或顶部,并受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以铅锌硫化物为主,主成矿元素铅锌的资源量可达超大型以上,属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该区及外围均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宁南县城后山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总预算为159.00万元,实际拨款129.01万元。为用好这笔资金,严格了财务管理制度,采取了专项资金专人管理措施,加强对用工、材料、资金和施工等的管理,使工程不但超计划数量完成,而且未追加投资,做到了费省效宏,较好地发挥了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3.
四川宁南县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宁南县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产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白云岩中,主要受断裂控制。矿体多为透镜体状、网脉状和细脉状。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硅质条带为富硅热液后期充填产物,显示后期热液充填成矿特点。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在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其它特点方面,均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铅锌矿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介绍四川省宁南县开发沼气能源的4个潜在优势和3个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该县沼气能源开发利用划分为三个区。最后对以沼气为主的能源示范工程实践情况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扬子地台西缘攀西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为一套连续沉积碳酸盐岩,众多科研文献中时代地层、岩性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划分各异。在此交变期及其近前后,随之发生诸多地质事件,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于宁南等四幅1:5万区调工作中,实测灯影组麦地坪段地层剖面,采集新鲜岩样,测试碳、氧同位素,试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角度阐述其指示意义,提供研究震旦一寒武纪交变期的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宁南县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总产值1989年达5208万元,比1976年增长1.2倍。这表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山区农业,是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本县将采取有力措施,大搞科技兴农,争取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7.
宁南县气候干燥而温暖,光照充足,年均温19.3℃,年日照时效2263小时,适宜蚕桑生产。桑树一年四季都能生长,每年可养蚕四次。1965年开始栽桑,1966年开始养蚕,1983年建立联办丝厂。蚕桑生产发展迅速,巳形成栽桑—养蚕—收烘—缫丝融为一体的商品生产基地。生丝质量优异。1986年四川省丝绸公司将宁南县联办丝厂列为定点出口厂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宁南盆地北部的贺家口子清水营组剖面为研究目标,对古近纪晚期清水营组的岩性特征、石膏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泥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水营组岩性以灰绿-紫红色泥岩、石膏及二者互层为主,可划分为8个二级沉积旋回和3个一级沉积旋回。石膏中CaO含量反映了咸化湖盆中石膏的化学沉积作用,Al_2O_3等为陆源碎屑来源,清水营组下段为盐湖深水环境沉积的纯净石膏;中段石膏沉积的水体较浅。清水营组下段地层泥岩TOC和生烃潜量(S_1+S_2)较高,说明在咸化湖盆演化早期气候较湿润、水体较深;而泥岩降解潜力相对小,反映有机质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陆源输入较多。在此研究基础上,认为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包括:蒸发岩的沉积和碎屑岩的沉积;咸化湖盆演化尚未达到钾盐等盐岩沉淀的高浓缩阶段。咸化湖盆演化主要经历了早期封闭深水盐湖发育阶段、中期封闭浅水盐湖鼎盛阶段和晚期开阔浅水盐湖消亡阶段。宁南盆地古近纪晚期咸化湖盆演化与盆地的持续构造沉降和各次级沉积坳陷最终连为统一的湖泊这一重大区域沉积事件有明显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1989年底全县有库塘堰等水利工程1310处,灌溉农田10.5万亩,其占耕地面积的61.8%。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整修、改造、配套、挖潜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方针,全县开展了1989年冬修农村水利。据1990年春统计,新修、整修水利工程1126处,完成土石方189万立方米,投资377万元,灌溉面积:新增3400亩,改善4.0万亩。这次冬修水利中,领导认真负责,抓了施工技术管理和安全措施,建立了水利建设基金和劳动积累工制度,严肃了财务制度,推广了节水型工程,从而使本县的水利建设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宁南县生活用能源以薪柴为主,生产用能源不能自给,能源供需矛盾突出。1986—1989年,对县内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并应用节能技术,推广薪炭林造林技术,建立示范能源村等,缓解了本县的能源供需矛盾,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