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地球物理技术在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球物理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物理技术在考古和方物保护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在古幕探查、大型古建筑地下遗存现状、古遗迹断代等方面,地球物理技术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本文通过地球物理技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石窟、北京故宫紫禁城、嵩岳寺塔、古泗州城遗址、风阳明中都等的物理探查实例,以及查找古幕、古遗迹断代等方面的工作,介绍了我国在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并指出了物探在用于考古和文保时的特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南坡蕲春等地榴辉岩的发现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杰  刘小汉 《地质通报》2003,22(10):798-802
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一些研究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情况,将大别山腹地的大别杂岩出露区划分为“北大别地体”、“UHP地体”和“宿松地体”3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其中“北大别地体”和“宿松地体”2个地体被视为不含榴辉岩的构造单元。然而,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北大别地体”中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榴辉岩露头。近期笔者在“宿松地体”中也首次发现了榴辉岩露头。上述事实表明前人仅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将大别杂岩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的认识是不妥的,大别杂岩应该为一个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的构造-岩石单元,属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东北部拱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况明生  李吉均 《冰川冻土》1997,19(4):366-372
云南省东北部的拱王山海拔3100m以上的山地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作用,典型的冰川遗迹集中分布在轿子山峰附近和妖精塘-牛洞坪两个地区,遗存的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冰蚀岩盆和侧碛堤。根据冰川地貌的组合特征,以及它们生成的先后顺序,将拱王山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末次冰期的倒数第二期冰期。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区划是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基础,该文根据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异和山东省大地构造二级构造单元,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大区,再以其自然分布规律、遗迹形成时间、空间、成因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关联性进一步划分出8个地质遗迹区和24个地质遗迹集中区,从而建立了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自然区划系统,亦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坛市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与古文化遗址、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岩溶洞穴、矿产产地与观赏石景点8大类。对其应遵循原态保护的原则,以茅山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特色的大众地学科普旅游,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建立于秦岭腹地柞水、镇安两县交界的泥盆系沉积岩相地质剖面,有陆相冲积相、过渡相河口湾相、海潮坪相、陆棚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缘生物礁相、台缘斜坡相及次深海盆地浊积岩相,整体反映一微型镶边碳酸盐台地的形成与消亡,保护该地质遗迹对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剖面已被批准为陕西省第2号自然保护点,并已立碑保护。  相似文献   
8.
与古遗址相邻的江、河由于后期的工程活动,如水库、大坝的修建和蓄水,水位上升,将对遗址区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及渗流场产生较大影响。在其影响下,古遗址可能产生各种环境地质灾害并对其发掘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论文以国家重点文物——湖南里耶秦代古城遗址安全发掘深度研究为例,在分析水库蓄水诱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对遗址在不同库水位下的安全发掘深度及发掘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保障发掘安全的工程措施。研究成果为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和进一步发掘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类似文物工程的保护和发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滁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滁州市为例,在WebGIS技术支持下,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与管理数据库、地图基本操作、空间查询分析、文物风险评估以及文物信息输出等功能,改进文物普查与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为科研及文物普查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刁常宇  葛云飞  裘霖山  李丽 《遥感学报》2021,25(12):2351-23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石窟寺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石窟寺文物数字化采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分析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中三维信息获取、三维重建评价以及三维打印等相关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工程实践中的难点,给出采用激光脉冲三维采集细部结合多视图重建采集整体形状的三维重建结合三维打印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摄影测量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整体形状偏差,采用脉冲式激光三维扫描仪在石窟中进行整体扫描来建立石窟三维形状的框架,以对多视图重建计算中的空间解算误差进行约束。其中,提出了基于关键参数一致化的分布式集中约束调整方法,在保障精确度的同时得到更好的计算效率。然后通过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字化保护和利用的经典案例,具体分析工程实践中的难点,并探讨以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成本与效果等多种因素,该方案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性价比相对较高,同时可以兼顾色彩与质感原真再现的解决思路。最后对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并给出相关技术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