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拟建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本文通过对海峡南岸新海湾轮渡港址附近自然条件、岸滩演变和输沙特征的分析研究,对不同类型港区布置方案港内开挖区和航道的淤积强度、淤积量等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防护建筑物的有效拦沙时间等进行了探讨和计算,提出了港区类型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
根据布雅煤矿区勘探地质报告以及实地考察,评价了盆地目前地质环境现状,预测了该区未来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奎屯河流域冰雹天气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9~2003年奎屯河流域中小尺度强对流冰雹天气资料,统计分析了其发生规律,给出了雹暴发生源地、移动路径和基本类型,探讨了地形和下垫面的作用,并提出了综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道219线新-藏区界至红土达坂路段全长109.55km。大部分路段穿越湖盆槽谷中央部位,部分线路沿湖盆边缘台地布设,海拔高度介于5000-5400m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多年冻土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现有公路路基高度低,几乎没有排水设施。冬季易产生路基冻胀和涎流冰危害,春、夏季因冻土融化,常引起路基沉陷和翻浆,严重危害公路运输安全甚至阻断交通。公路工程修建活动将极大地改变冻土环境,使天然状态下的水分循环发生改变,导致多年冻土退化,上限加深,进一步诱发冻胀、融沉、热融滑塌等冻土灾害,加剧风沙灾害、诱发公路边坡失稳破坏。在即将进行的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应采取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优选线路,加强侧向排水,合理设置取弃土场。  相似文献   
5.
介绍如何避免或减少地面测报工作错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州城市规划区Ⅱ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预防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孔隙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上存在2种观点。水、土应力平衡理论认为:只要开采承压水,就会引发应力失衡并导致地面沉降;而水、土动态平衡理论则认为:除非开采水压力至水、土应力平衡面以下,否则不会引发地面沉降。苏州城市规划区第Ⅱ承压水开采水位与地面沉降动态观测表明,在-33m处存在一个天然动态水、土应力平衡面。第Ⅱ承压含水层形成后,经上覆堆积物自重压力长期压缩作用,其水压力具较高的压强.这种天然状态下产生的弹性释放储存量可开采利用多少,取决于开采状态下水、土应力平衡时可消耗压力水柱高度中的水头值。因而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是开采水位超过了-33m,突破了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水位。Ⅱ承压含水层在天然状态受上覆堆积物重力产生的高压强弹性释放储存量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确立该地区孔隙Ⅱ承压水开采不产生地面沉降的临界水位(水、土应力平衡面)。这一点对承压水开采条件、可开采资源性质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同样可以应用于饱受地面沉降困扰的无锡、常州及周边地区,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政策由单一的封井停采转为目标水位控制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此政策在承压水动力学机制上找到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莫继军 《探矿工程》2005,32(10):14-16
通过2个工程实例分析了沉管灌注桩出现大面积断桩的原因是由于后期基坑开挖不当造成的,并提出了预防断桩出现的一些措施以及对断桩的处理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建江  杨胜元  裴永炜  赵国宣 《贵州地质》2007,24(4):298-301,305
通过"十五"期间贵州省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造成人员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分析,表明贵州省人为地质灾害十分严重。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人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湖州市近几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介绍 ,指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指出不仅是自然原因 ,更多的是人为因素 ,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柴宿县 《地下水》2010,32(4):175-176
介绍了涡阳花沟区28-5煤田孔粘钻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加强对泥浆比重、滤失性和流变性能的调整,对预防孔内发生粘钻事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