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荆志东  刘俊新 《岩土力学》2010,31(7):2116-2121
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的特性。由于红层泥岩属于软岩,工程稳定性差,以红层泥岩作为基床的填料,其刚度明显不足,所以为了弥补基床表层的不足,在其顶部添加一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为了验证这些措施的效果,以便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通过足尺动态模型试验,模拟在实际荷载条件下基床的动态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为基床表层填料,静态变形明显降低,能够大幅降低动荷载作用时的动变形,减少了基床结构的永久变形,增强了轨道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整体观”视野探讨了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世界地震活动的频度涨落带来的震兆信息与强震活动之间有无“时序对应”或场源结合的“对称填补”现象。精细地类比探讨后,发现采用过去的方法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究其根源可能在于以往讨论的“整体观”范畴要小于全球性范畴,而属区域性的概念使然。  相似文献   
3.
选择了多年来利用“对称填补”办法研究所得之国内外11幅既具有研究意义更具有实用意义的珍贵图像,按不同类别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从应力场的角度对每组地震活动的方式提出了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微晶白云母的钛酸酯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新型白云母矿物——微晶白云母进行钛酸酯(JN-114)偶联剂表面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晶白云母的钛酸酯表面改性工艺简单,偶联剂最佳用量范围1.0%~1.4%。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钛酸酯偶联剂可能是以物理吸附为主要方式包覆于微晶白云母粉体表面,该方法有效地改变微晶白云母的表面性质,使其在高分子有机物中的分散性大大提高,为其开发利用的又一低成本技术。  相似文献   
5.
刘俊新  谢强  文江泉  邱恩喜 《岩土力学》2008,29(5):1295-1298
为了保持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高速铁路要求路堤的工后沉降为0。红层属于C类填料,易崩解、软化,依据单轴压缩蠕变(粒径小于2 mm和压实度为95 %)试验结果,对红层填料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工程应用的目的,根据蠕变曲线对路堤的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论证了采用红层作为填料在一定的施工工艺下能满足路堤工后0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