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传感器对水体叶绿素a 浓度进行原位测量是获取实时、连续、长时间序列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RBR 传感器和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ptics)传感器进行原理分析和线性度、稳定性、重复性等基本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利用单一藻种培养液和2020年南海北部海域现场数据校准传感器,并对新的传感器校准系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台传感器使用新系数比原出厂系数的叶绿素a 浓度测量准确度有明显提高。RBR 传感器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叶绿素a 标准值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从1.93 μg/L 减小到0.35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5.1%减小到10.9%;ECO 传感器藻液系数明显优于出厂系数和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从1.76 μg/L 减小到0.59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0.3%减小到15.1%。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提高,可为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等工作获取真实可靠数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GPS卫星星历来近似模拟计算载波多普勒频率和卫星信号延迟,进而用计算机模拟GPS接收机的中频数字信号,为软件GPS接收机的模型算法提供数据源.与实际接收的卫星中频数字信号的频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计算机模拟GPS IF信号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总结了敖包吐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通过萤石的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敖包吐萤石矿床产出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燕山中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为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的含量(∑REE)变化范围为(8.04~30.04)×10-6,平均为19.42×10-6;轻重稀土LREE/HREE值0.24~0.65,平均0.52;LaN/YbN为0.07~0.62,平均0.26;δEu为0.42~0.90,平均0.60,具Eu负异常和明显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岩矿石的Nd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矿石的εNd(t)都表现为很大的负值,以成矿主期年龄138Ma计算的εNd(138Ma)为-7.30~-30.55,具有古陆壳的演化特征,暗示其成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物质。在Moller的Tb/La-Tb/Ca成因判别图解中,敖包吐矿床的萤石的结晶作用表现为重新活化的趋势,反映流体具有混源的特征,既有热液成因,又有沉积成因。二叠世的海相火山活动通过海底喷气和喷流的作用形成了初始矿源层,而燕山中期花岗岩浆的侵位与结晶分异,又对初始矿源层的活化和富集提供了流体和热能的来源。成矿流体在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后在大石寨组的构造薄弱破碎的的部位沉淀析出,形成敖包吐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的编制,详细阐述了应用ArcInfo、MapGis等GIS软件进行数字地质编图的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专业地质空间数据的编制做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各种要素制图综合、属性库制作、编码设计、现势资料的补充等.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转换、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投影坐标系统.对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编图方法及数据源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分析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文中对岩质边坡单一滑面的流变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能较好反映这一变形机制的非稳定蠕变模型。特别是描述单一滑面边坡的非稳定蠕变破坏阶段,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讨论。结合一些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验证,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要就GPS高程转换进行研究,对二次曲面模型、多面函数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进行了研究,研制开发了具有数据输入、编辑、计算、分析与输出功能的GPS高程拟合转换系统,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王铁成 《河南测绘》2005,(2):11-12,32
一、引言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IT)的飞速发展,90年代以来,GIS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泛应用:政府部门进行的对国土、环境、人口等资源的调查、统计、分析:城市规划用地、房地产产权管理;区域、流域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备、地下综合管线的管理等。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相应地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国家第三产业的支柱,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普通的旅游地图已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8.
古风力是一项重要的古气候指标,其定量恢复是一个难题。风作用于水体产生的波浪大小间接地反映了风力,能够为古风力的恢复提供思路。发育于破浪带和冲浪回流带的破浪沙坝、沿岸沙坝分别记录了破浪和冲浪过程,作者分别介绍利用古湖泊中发育的破浪沙坝和沿岸沙坝进行古波况和古风力恢复的原理和操作流程。(1)根据破浪沙坝的几何形态,可以将其厚度与破浪水深建立函数关系,而破浪水深又由破浪波高决定,因此破浪沙坝厚度可以恢复破浪波高,据此可以进一步根据波浪统计关系恢复有效波高、根据风浪关系恢复风力。此方法依托以下3个参数: 单期次的破浪沙坝厚度、破浪沙坝的基座坡角、古风程。(2)沿岸沙坝厚度近似记录了冲浪的极限高度,后者受控于有效波高,据此也可以恢复有效波高和风力。此方法依托以下5个参数: 单期次的沿岸沙坝厚度、古(平均)水深、古风程、古风向相对于岸线的入射角、组成沿岸沙坝的沉积物粒度。上述2种方法综合性较强,涉及古风向、古地形坡度、风程或盆地直径、古水深等参数的恢复,需要综合运用古地貌恢复、去压实校正、古岸线识别、古水深恢复等技术,并需要结合波浪理论。古湖泊滨岸带地层中保存有大量的滩坝沉积,利用其恢复古波况和古风况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能够有助于更详细地重建沉积盆地的古地理背景。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各种地震定位方法,概述各种地震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Geiger的经典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各种线性方法:单一地震事件定位法与多个地震事件定位法以及对每一种地震定位方法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国内的应用情况做了总结;同时指出各种方法的特点,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将微粒群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青藏高原地区2001~2004年GPS测量数据和2000~2006年水准测量数据,通过常规定权和附有相对权比的方法对祁连山北缘断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联合反演,并与蚁群算法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粒群算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高,结合经典位错理论模型,是一种可以有效求解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反演问题的优化算法,在大地测量反演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