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工程概况 台州电厂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的椒江北岸入海口处,厂区三面环山,南濒椒江,为少占耕地,厂址一部分系开山辟地,一部分为围海造地。海涂地层自第四纪以来由河湖相及海相沉积的淤泥质所组成,其含水量大、灵敏度高、抗剪强度低,沉积物以下的基岩受构造及海蚀影响,起伏很大,致使上。郭沉积物的软土层厚度变化幅度达4到60米不等。  相似文献   
2.
高存贵  孟琪 《海岸工程》2006,25(4):55-59
结合青岛市四方区围海造地工程的实例,分析了在厚度较大的软弱地基层上水下铺设大型编织布袋作为围堰的主体结构的优点和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荷兰围海造地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1月13日至12月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赴荷兰学习与考察围海造地政策和技术的培训团。这是国家海洋局首次专门组团赴境外培训,得到国家海洋局及有关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一、荷兰基本情况荷兰全称荷兰王国,海岸线长约1075km。国土面积狭小,东西长约200km,南北长约300km,总面积为41526km2,相当于江苏省的2/5,其中陆地面积33873km2。荷兰共有12个省份,总人口1560万。全国低于海平面的国土面积为33000km2,易受水灾影响区域占国土面积的55%,该区域人口占60%,低地生产总值占全国G D P的65%…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水生态环境现状和海岸带开发对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陆源污水排入渤海湾,渤海湾生态环境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建立了渤海湾生态环境的多级指标体系,并根据2003年至2005年多次渤海湾监测资料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了由于围海造地、海水淡化等开发工程引起的近岸海域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输移的变化。结果表明,陆源污染物大量排放、沿海开发活动加剧是影响渤海湾水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沿海围垦不仅导致潮通量减少,潮流作用减弱,而且影响近岸海域污染物的输移和分布。海水淡化高浓度盐水的排放也对近岸海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围海造地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世界上大部分沿海国家或地区都有围海造地的历史,也因此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我国海岸线长、海湾多,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活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叶翔  王爱军  马牧  方建勇 《海洋科学》2016,40(1):94-100
由于滨海湿地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环境,人们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导致了滨海湿地的丧失与生态退化。滨海湿地位于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总结泉州湾滨海湿地水动力、地貌、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分析围填海、养殖、污染物排放及人工生态工程等对滨海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泉州湾滨海湿地面积减小,输水及输沙的路径和方式发生变化,湿地环境质量显著下降,生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减少。为了实现泉州湾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对策:(1)加强围海造地的科学管理,提倡新的围海造地方式;(2)开展海岸整治与生态修复,建设特色湿地公园;(3)挖掘海洋文化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本研究揭示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为开展滨海湿地研究、整治与修复,为制定滨海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围海造地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合考虑围海造地对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3个方面的影响,探讨围海造地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与模型,为国家审批围海造地项目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围填海造地引发环境问题的研究及其管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海造地历史悠久,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大肆填海造地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明显。文章介绍了填海造地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学者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并就各国面对此问题的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围海造地对缓解南通地区人地矛盾,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食物安全,维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目前国家实行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海岸带开发对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水动力学、水质数学模型,以渤海湾海岸带的几种典型开发活动--围海造地、海水淡化和河口建闸为例,模拟分析海岸带开发活动对渤海湾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沿海围垦造成的潮通量、近岸流场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输移的变化;分析海水淡化工程浓缩海水的排放,高盐度高浓缩污染物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河口建闸后蓄积的污水排放方式对河口及近岸海域造成的影响,大量污水一次性排放会增大河口及近岸海域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