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震 《海洋世界》2013,(1):71-73
改革开放30余年带来的出人意料的结果之一,是中国社会生存方式的改变,它体现在经济结构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能源、工业原料、产品、市场、效益、利润和就业等等,严重依赖外部世界,我  相似文献   
2.
伴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国际海洋秩序及其斗争方式和手段的深刻变革,过去相对沉寂的中国海权问题研究成为近年来中国国际战略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出现了可喜的学术争鸣。有的学者从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和安全战略的需要出发,疾呼中国需要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有的学者则从地缘政治制约性、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与霸权国冲突的风险等角度,主张要避免进入“海权的误区”。这种思想分歧集中反映了关于中国海权战略所面临的深层次的思想困惑。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图们江特殊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文章分析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具有法理依据和现实需求;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的能源和资源合作开发、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环日本海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东北亚区域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海运通道和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借助国际组织力量、对接各国发展需求以及以经济发展取代政治分歧,尽快恢复图们江出海权,为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近代史上,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最初多由海外贸易力量(国民力量)和海军舰队(军事力量)组成,且二者常合二为一。在与他国的海上较量中,它们大都扮演过另一个角色——海盗。最早的海上霸主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通过海盗方式向世界扩张并得以分享全球海权的。后起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一开始就毫不客气地抢劫葡、西两国的商船以自富,随其后而崛起的海上  相似文献   
5.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金潭乡)人。出身于没落地主官僚家庭,幼年时代家境贫寒,使他与中下层社会接触较多,了解民间疾苦。他早年学过王守仁的心学,以后学习公羊学,注重经世致用。他与林则徐、姚莹、龚自珍等关系甚密,特别是与龚自珍交往很深,时人并称“龚魏”。他曾先后应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编修《皇朝经世文编》,为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等筹议漕运、水利、盐政等经济改革,以擅长经世学而知名。  相似文献   
6.
内守外攻的海防战略思想 在海防战略思想上,魏源的海防论分为守、战、和三种策略,在三者中“守”为根本,是战与和的前提条件。对于三者的关系,他明确指出:“自夷变以来,推幅所擘画,疆场所经营,非战即敦,非款即战,未有专主守者,未有善言守者。不能守,何以战?  相似文献   
7.
海洋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即将来临的海洋世纪,要想成为海洋经济强国,就有必要了解海洋经济理论(包括经济增长新空间理论、海权保护理论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同时通过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研究,就可以找到发展海洋经济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维护和发展海权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为系统梳理我国海权研究现状并探索其未来研究趋势,从CNKI检索1990-2020年篇名为"海权"、"海洋权益"且被引频次大于1的501篇期刊为数据源,运用计量软件BibExcel对其增长趋势、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文献前期增长迅速,目前呈平稳发展状态;活跃...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作为连接世界各大洲的媒介,海洋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国的海洋利益正不断遭到周边国家侵蚀。为保卫自身的海洋权益,中国必须发展自身的海权。发展海权的核心之一在于建设强大海军,中国现有的海军力量尚不足以担负起这个重任。为了满足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需要,中国海军必须在军种战略、编制体制、兵力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并在科学技术、军事训练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权"具有特定含义。面对现实挑战,中国应当采取立体式的"海权"维护策略。文章简略分析了中国"海权"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提出维护中国"海权"必须采取立体式战略思维,实行立体式的"海权"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