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3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604篇
测绘学   411篇
大气科学   385篇
地球物理   483篇
地质学   815篇
海洋学   112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00篇
自然地理   4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研究了外源性蜕皮激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实验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1%、0 .2 %、0 .4 %的两种市售蜕壳素产品 ,制成 6种外源性脱壳素配合饲料 ,不添加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 ,试验在 2 6 0L玻璃钢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每个剂量组设 3个重复 ,8周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市售蜕壳素产品能有效地促进对虾生长 ,试验结束时 ,试验组虾体增重分别较对照组增加 16 .8%、7.5 2 %、5 .9%、11.4 %、2 9.0 7%、16 .5 3% ,但是凡纳滨对虾对饲料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地提高 ,凡纳滨对虾对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低。推算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最佳蜕皮酮添加量为 6 0mg/kg。  相似文献   
3.
Daily and ten-day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of crops were retrieved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ellite NOAA AVHRR images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NDVI were analyzed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and thus the principl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DIV profile and the growing status of crops was discussed,As a case in poi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al NDVI and winter wheat yield of Henan Province in 1999 had been analyzed.By putting integral NDVI values of 60 sample counties into the winter wheat yield-integral NDVI coordination,scattering map was plotted. It demonstrated that integral NDVI had a close relation with winter wheat yield.These relation could be described with linear,cubic polynomial ,and exponential regression,and the cubic polynomial regression was the best way,In general ,NDVI reflects growing status of green vegetation ,so crop monitoring and crop yield estimation could be realized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on the basis of time serial NDVI data together with agriculture calendars.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种群累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小球藻(Chorella vulgar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等不同饵料微藻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tipicus)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rotundiformis)生长的影响,探讨这两种轮虫在生态条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的适应有显著的差异,生长的最适盐度分别为15和20,大水体培养时,其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分别是15~20和10~30。饵料微藻对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一致。小球藻培养效果在4种饵料微藻中最好,其生长率明显高于微绿球藻和亚心形扁藻,波吉卵囊藻培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企鹅珍珠贝人工苗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企鹅珍珠贝生长规律,观察了壳高2.5~5.0mm的出池幼苗,按月测量其生长参数和成活率,以及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生长最快的月份为7~11月和次年4~6月,壳长,壳高和壳宽月均增加量分别为3.8~13.0mm、4.7~11.2mm、2.3~3.8mm,月成活率97.8%~98.6%。企鹅珍珠贝生长最慢月份是11月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6.
7.
邓飞  贾东  罗良  李海滨  李一泉  武龙 《地质论评》2008,54(4):561-573
为了研究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两侧的松潘甘孜和川西前陆盆地在大地构造和沉积学方面存在的联系,笔者等分别在松潘甘孜东缘马尔康—理县地区和川西前陆盆地都江堰地区进行了采样和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工作。269颗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中—晚三叠世拉丁期—诺利期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东缘沉积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50~280 Ma、1800~1900 Ma和2400~2500 Ma、200~245 Ma、400~450 Ma,对应的物源主要为东昆仑岛弧、华北陆块基底、义敦岛弧以及北秦岭。与之相比,川西前陆盆地诺利期—瑞替期的须家河组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大致主要集中在1800~1900 Ma和2400~2500 Ma、720~850 Ma、950~1200 Ma、400~450 Ma。该统计结果总体上继承了松潘甘孜数据体的特征,揭示出须家河组物源来自西部——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再旋回沉积和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相似文献   
8.
树木年轮重建阿勒泰西部1481-2004年6-9月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采自阿勒泰西部地区5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 建立了该地区的树轮年表. 通过相关普查发现, 其差值年表序列与该地区当年6-9月的降水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且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 用沙勒哈(t, t 1)两个树轮差值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地区1481-2004年524 a来的当年6-9月的降水量, 且经过交叉检验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靠. 分析发现, 阿勒泰西部地区524 a来的重建降水量序列具有9个偏干阶段和9个偏湿阶段, 并且具有34.8 a、 5.0~5.1 a、 4.3~4.4 a、 3.9~4.0 a、 3.7 a和3.4 a的显著干湿变化准周期. 重建降水量序列在1518年、 1548年、 1634年、 1765年、 1856年前后发生过突变.  相似文献   
9.
新疆北部基性岩脉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晚古生代以来,新疆北部地区侵入了一系列的基性岩脉,成为了解该地区地壳生长过程的重要窗口.本文采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整个北疆地区出露的基性岩脉进行了精细年代学研究.从数据特征上分析.低本底激光加40Ar/39Ar方法能对低钾含量、极少量样品(0.1mg~5mg)进行精细定年,所以非常适合进行基性岩脉的精细定年.本文展示的基性岩脉激光40Ar/39Ar方法的高质量数据显示新疆北部基性岩脉群的活动时限跨越332~174Ma,为石炭纪-侏罗纪.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北部基性岩脉群在时间上,呈现脉动式侵位特征,在332~174Ma之间,有多达6~7次脉动式活动,时间间隔大致为20~30Ma.从基性岩脉所揭示的大地构造含义来分析,新疆北部地区从石炭纪到侏罗纪处在一个相似的地壳演化阶段.为一个陆壳垂向生长、区域构造应力场显示拉张的构造环境,并在时间、空间上具有相对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白洋淀和北京密云水库的野生鲤鱼耳石和水体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白洋淀鱼耳石中诸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密云水库的鱼耳石,反映了白洋淀各水体较密云水库水体的环境复杂,污染程度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鱼耳石中大致存在两类生物地球化学习性不同的元素,水体中第一类元素的变化不会引起耳石中相应元素的响应,如Au、K和Na;第二类元素的变化会引起耳石中相应元素的强烈响应,如As、Ba、Co、Cr、Fe、Sr和Zn。诸微量元素在耳石中富集的强弱顺序为,Zn>Sr>Se>Fe>As>Ba>K>Co>Au>Na>Cr。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白洋淀和密云水库的鱼耳石和水体中对应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的自然对数值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