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世界挂图上全球任意两点间大圆航线绘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当前几种常用于大圆航线绘制的世界挂图投影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等距离正圆柱投影作为世界挂图投影并分析其适用性。从大圆航线在等距离正圆柱投影中的方程及其曲率入手,按照计算机制图中"以直代曲"的研究思路,给出了一种在等距离正圆柱投影世界挂图上绘制大圆航线的方法,最后以我国南极科考航线所需参考的大圆航线绘制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最近由作者在美国研制的,由计算机产生等距离区域分界线的程序及其数据结构,同时给出初步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双等距离投影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利 《测绘学报》1993,22(1):65-73
等距离投影是指自图上两定点出发至图上任意点间的距离都与实地等长的投影。本文先从球面极坐标出发,讨论了双等距离投影公式的建立,继而给出了在地理坐标下的正轴和斜轴投影计算方法。本文证明了该投影的性质属任意投影,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有实用价值。双等距离投影在测量上可用于圆圆系统定位,在军事上可用于敌情监测等。  相似文献   
4.
5.
丁佳波 《地图》1995,(2):15-16
等角、等积和等距离投影条件的扩充丁佳波(天津塘沽海军出版社300450)在现有的文献[1]上,等角、等积和等距离投影条件都是用主方向的长度比(或经纬线长度比)的函数关系,即a=f(b)[或m=f(n)]的形式来表示的。本文的目的是将这些投影条件方程式...  相似文献   
6.
陈磊  陈圣波  杨倩  马明  刘道飞 《地球科学》2015,40(8):1359-1364
为提高高光谱混合像元分解精度, 利用地物多角度二向性反射平台和ASD FieldSpec3 Hi-Res便携式地物波谱仪, 设计等距离/等面积实验, 考虑探测距离远近对混合光谱的影响, 获取不同覆盖条件下叶片与方解石的混合光谱, 找出光谱数据空间特征变化规律, 提出等距离/等面积模型来消除空间位置对混合光谱的影响, 并将模拟混合光谱与实测混合光谱进行对比.通过实测数据分析, 混合反射率分布的权重系数随探测单位面积点与探头距离呈高斯变化规律; 与线性模型和线性改进模型进行光谱混合模拟结果相比, 应用权重系数高斯分布规律以等距离/等面积模型进行混合光谱模拟, 其模拟结果相似度平均增加了1.20%, 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7.78%.等距离/等面积光谱混合模型考虑了光谱空间变化特征, 提高了光谱混合模拟的精度, 为进一步研究高光谱数据混合像元分解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极地海区等距离正圆柱投影平面上等角航线的展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卡托投影由于其纬度渐长的特性导致在极地海区投影存在严重的长度变形,无法在南北纬80°以外高纬度海区航海图中较好地应用。将长度变形程度明显低于墨卡托投影的等距离正圆柱投影作为极地海区的海图投影,研究了该投影平面中等角航线在极地海区的展绘方法。建立了等距离正圆柱投影平面上等角航线方程并对其曲率进行了分析,推导了绘制一般曲线形态的"以直代曲"公式;最后提出了一种可满足给定精度要求的等角航线展绘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易行,可在海图编绘规范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实现等角航线的精确展绘。  相似文献   
8.
大陆架划界一直存在"等距离划界"与"公平划界"之争,"等距离划界"规定在《大陆架公约》中,"公平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大陆架划界的适用原则。基于国际法上条约效力的相对性,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只能以公平划界原则作为划界的法律依据。在划界过程中,要正确区分划界的法律原则与划界方法的性质,将大陆架划界中涉及的自然延伸、公平划界、等距离划界分别纳入定义、法律原则和技术方法三个层面予以定性考察,从而揭示日本意欲将"等距离划界"方法上升至国际法层面的真实目的。  相似文献   
9.
跨断层的定点地壳形变研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世纪内,在空间测地技术发展的同时,在现代地壳形变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中,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自动激光测量方法(EDM)将是常规的跨断层定点的壳形变监测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日本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中距离EDM观测台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台湾花莲跨花东断层的EDM观测台揭示了9.21大地震有明显的中期和短临前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在成果质量和观测精度上可以和GPS相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海洋法和国家划界实践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端的缘由,介绍两国关于大陆架定义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坚持的划界原则.文章提出要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自然延伸原则和相关情况原则,协商谈判,通过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来解决当前东海大陆架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