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地圆”还是“地方”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即使站在山顶上,也只能看到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对古人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谜。古人凭借直观感觉推理,对地球的形状曾有许多猜测。我国古代有地方和地圆两种观点,最早出现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来修改的“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个倒扣着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后来又提出大地是一个整体球形的“浑天说”。在古希腊也是如此,存在“地圆”与“地方”之争。  相似文献   
2.
马未都说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玉充满了敬意。我们敬重玉,第一是在精神上,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一块美石,不管是攥在手里,还是打一个眼儿佩戴在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第二是在道德上,把玉上升了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07,(9):1-1
从西方的"伊甸园"、"理想国",到东方的"桃花源"、"大同世界",人类的美好理想追求永不止步: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丰饶,鹤发童颜的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4.
列星二十八,经纬何纵横 二十八宿的出现比三垣还要早,这是古人大致沿黄道划分出的重要星座。为什么沿黄道划分就重要呢?因为古人早就发现,除太阳外,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这些“运动的天体”走过的路线也都在黄道附近,由于星占、天体测量的需要,为了表述这些运动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郭守敬的玲珑仪 上期曾说到,在我国古代的诸多浑象中,假天仪是最近于现代天象仪概念的。那么在苏颂与韩公廉的“假天仪”之后,这种仪器还有什么发展呢?有人认为元代著名天文家郭守敬曾制造出新的假天仪——玲珑仪。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的古典诗词篇什众多,这些熠熠发光的文学明珠,显示出古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入微,闪烁着古人洞悉社会的智慧光芒。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那些流淌在古人笔端的湿地风景、动物植物影像,那些萦  相似文献   
7.
日前,美国眼科专家们声称,一种名叫“造明”的激光武器,有可能永久性地损坏人的视力。但是,仍有人坚持认为这种武器“无害”。  相似文献   
8.
古人对行星的称谓 古人很早就发现,在满天的繁星中,有5颗星非常与众不同:第一,它们不象其他星星那样“恒定”(保持着相对不动的位置),而是在众星中游动;第二,它们都很亮,多数情况下亮度都超过或仅暗于天狼星,而且亮度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我们的先辈为这5颗特别的星星起了名字,大约在商、周时期,这5颗星分别被称作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填星),这就是今天肉眼可见的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相似文献   
9.
古人眼中,比目鱼和比翼鸟都是夫妻恩爱的象征,这便有了"鹣鲽情深"这成语。如今,人们知道比翼鸟只是一个传说,比目鱼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那么,真实的比目鱼真能当得"情深"二字吗?  相似文献   
10.
古人饮食谈     
霍建瀛 《地图》2011,(5):126-129
2200多年前,一位谋士这样向君王阐述粮食的重要性:“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国家称为“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中,土地和粮食就是国家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