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晷的“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是利用日影测定时间的一种仪器或器具,是人类为生存和发展最早创制的天文仪器,为几千年人类文明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日晷主要由晷表和晷面两部分组成。天气晴朗时,阳光倾泻在晷表上,在其下方的晷面上拖曳出一条清晰的影子。随着时间流逝,太阳在苍穹上缓步轻移,  相似文献   
2.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日晷上的那个8字形呢?这里所蕴含的深刻天文学规律,还得从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手表说起。要想知道时间,就得去看钟表,这是现代人的常识。可是表上的时间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相似文献   
3.
现在,如果我们想知道“几点了”,那是非常方便的,但在古代就没那么容易了。在中国古代,一直到明清之交,人们主要使用的计时器是“漏刻”,即靠累计流水量来指示时间的“铜壶滴漏”。不过,这一般只有皇家和官府才用得起。好在过去的农业社会生活节奏缓慢,人们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不高,所以农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城镇居民听钟鼓楼报点,  相似文献   
4.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古以来人们就根据太阳来测定时间,日晷就是根。据太阳来测定白昼时间的工具。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地面上在阳光。一下物体的影子就时刻不停地从西向东移动,因而根据物体影子的位置就可以测得时间.常见的日晷大多都是根据物体影子来测定时刻的,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庐山博物馆保存的“璇玑玉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它有可能是古代的计时仪器,其功能相当于星晷和日晷,但由于其结构简单而粗陋,其计时精度很低,它也有可能不过是表现天地情况的象征物。不宜对其作出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对学习方法提出了三个要求: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和探究三种学习方法虽然相辅相成,但“探究”居于核心的位置,因为探究会培育质疑精神,会培养创造力。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探究的精神,大力挖掘探究问题,提供探究素材,给出探究时间,整理探究结论,让探究精神在地理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8.
明代崇祯日晷、星晷结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崇祯年间曾制作过平面日晷和星晷。日晷使用了三角开的表,其斜边指向北天极,观察其在阳光下影子的位置就可在不同季节确定时刻,解决了我国古代地平式日晷长期存在的问题,该日晷还能确定当时所处的节气,星晷采取了重盘的结构,按照当时所处节气调整盘间的位置后可观测两颗特定的恒星,以有效地确定时刻。这两台计时仪器是徐光启学习了西方有关知识后的创造性仿制,是东西方化交流的结晶,在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球面高斯投影公式在极点处的奇异问题,通过引入余纬度对原有投影公式进行改进,推导了极区高斯投影非奇异公式;基于该公式推导了极区经纬线投影方程,并结合日晷投影进行长度变形及子午线偏移角分析。结果表明,在余纬度很小时,高斯投影与日晷投影非常接近,即其经纬网与日晷投影近似;在极圈内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小于日晷投影,其经线与日晷投影经线的最大偏移角为2.4688°,而在纬度80°以上,最大偏移角为0.4386°。极区非奇异高斯投影公式满足了极区内连续投影的需求,可为极区海图绘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形势下北极航行对海图保障的迫切需求,研究了常用极区海图投影的直接变换问题。视地球为球体,引入余纬度,给出了极球面投影、横墨卡托投影和日晷投影等常用极区海图投影的正反解公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推导出了三种投影中任意两种投影间的直接变换公式。该公式为形式简单的闭合公式,可供极区海图投影变换和航海导航参数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