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用两种不同日夜分界限统计了成都、重庆的P-T大气稳定度频率。结果表明,两种分界统计大气稳定度频率,不稳定类完全相同;以h=0分界比以h=k_1分界中性频率增加,稳定频率减少,两者频率差值大小与地理位置、气候和天气特征有关;这与理论分析完全符合。通过对比指出,h=0分界的应用有局限性。同时,通过计算表明,实际工作中,太阳赤纬σ每十日取一概略值已足够精确了。  相似文献   
2.
干旱、地震与月球赤纬角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了月球赤纬角最大和最小时地球的潮汐形变值.结果表明,当赤纬角最大时月球引潮力所引起的地球表面积和地壳容积变化量是赤纬角最小时所引起的相应变化量的2.3倍.因此,当月球赤纬角最大时地球大量放气,而月球赤纬角最小时气候干旱,中国大陆出现旱灾.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周期和地震周期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通量管积分方法,对磁南北半球分别沿磁力线积分,研究背景电离层南-北半球不对称以及中性风场和磁偏角随经度的变化对广义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和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生成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量管积分广义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率存在显著的半球不对称,南北半球不对称的中性风场是导致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呈南北分布不对称的重要因素;随经度变化的中性风场和磁偏角对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经度变化有重要影响,它们可能是导致不规则结构出现率经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分量核旋仪偏置电流对磁偏角测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理论上定量地分析了FHD-1型分量核旋仪的偏置电流对磁偏角观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偏置电流的漂移对磁偏角观测值的影响随偏置电流的漂移量的增大而增大、也随磁偏角观测值的增大而增大,该结果对指导台站提高该仪器磁偏角观测值的精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磁偏角和热层风对中纬电离层TEC经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三个地区的电离层TEC数据,分析了磁偏角为零的经度线两侧中纬电离层TEC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01年至2010年的几乎所有季节,在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东西两侧,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中纬电离层TEC都存在规则性的差异;中纬电离层TEC的这种经度差异显著地依赖地方时,对季节和太阳活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地磁场影响下电离层与热层动力学耦合的分析表明,磁偏角的经度变化和热层风的地方时变化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两侧中纬电离层TEC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按新颁国家标准GB/T-13201-91中规定的稳定度分类法,统计了成都近十年的大气稳定度频率,研究了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变化原因。对新标准中的日夜分界及δ取值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简化意见  相似文献   
7.
射电望远镜极轴的安装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其指向精度和成像质量,通过运用光学CCD原理精确测量射电望远镜极轴偏差角度,用以安装校准极轴,达到提高射电望远镜指向精度和成像质量的效果,并且结合计算机可实现多极轴同时校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基于CCD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天线极轴出现的偏差并进行修正,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拉萨地磁台磁偏角(D)基线值计算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拉萨地磁台磁偏角基线值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得到了有益的结果。(1)目前拉萨台的D 值以偏西为主,有时出现偏东现象,为了整理资料的方便,将偏东值统一到偏西时的基线值系统,计算公式为:D_(B(W))=-(D_(E)+SN)W,含意为偏西负;(2)若该台的 D 绝对值过渡到偏东为主时,有时出现偏西情形,计算式为 D_(B(E))=-D_(W)+SN,即将偏西磁偏角归算到偏东基线值系列;(3)用微机计算地磁观测报告时,须注意基线值前的负号。  相似文献   
9.
FHD 磁力仪分量线圈装置误差对磁偏角观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FHD 磁力仪观测磁偏角的原理, 计算了分量线圈不水平导致的磁偏角观测值误差,发现分量线圈仅在EW 方向的倾斜对磁偏角观测产生误差。文中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由于分量线圈底座水平的长期漂移, 仪器的垂直分量及磁偏角观测误差也会发生长期漂移, 长期漂移变化的周期约2 ~ 4 个月, 对垂直分量其幅度约3.5~ 11.0nT, 而磁偏角的幅度约0.1′~ 1.0′, 因此认为在将该仪器观测值用作绝对观测值进行地震异常分析时, 应注意回避这种长期漂移变化。  相似文献   
10.
殷宝斌 《江苏地质》1999,23(2):115-117
通过对某倾斜建筑物的纠偏扶正处理,介绍了掏土挤淤纠偏法的作用机理、现场应用过程等,并从技术、经济等角度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