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中国343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了2001年和2011年 “四化”协调发展及其效率的空间差异变化,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四化”协调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单元2001年和2011年的“四化”协调发展及其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综合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呈现以西北-东南走向的“反胡焕庸线”为分界的态势。“四化”协调发展效率整体较低,效率值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中部地区,达到“有效”状态的城市极少。10 a间平均效率值总体降低 ,高值区逐渐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人均GDP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四化”协调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冼福宽 《广西地质》2013,(10):63-63
2013年以来,为确保矿山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矿业市场管理秩序,广西山林县国土资源局通过“四化”模式创新矿山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山一水绿意闹,城乡处处添新彩。漫步郏县,从乡野田间到城市林间,连绵不绝的绿色,构成了一幅“茂林修竹池台永”的美丽画卷。两年多来,郏县以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山区森林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乡村林果化”,累计造林18.1万亩,相继获得“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国土绿化示范县”“河南省园林县城”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四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尹鹏  刘继生  陈才 《地理科学》2015,35(9):1101-1108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判别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四化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吉林省四化发展水平具有时间波动性和空间非均衡性,仅有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递减态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空间分异不断缩小,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空间分异逐渐增大;四化发展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非同步性特征明显,中部城市群和东部沿边地区耦合度较高,西部内陆地区耦合度低,包括严重失调、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三种类型;四化协调水平相似地区由离散分布向弱集聚状态转变,中部长吉、东部延边和通化地区是四化协调的热点或次热点,热点区县域不断减少,冷点区县域逐渐增加;2003年四化协调的前5项障碍指标是三产产值比重>人均GDP>非农人口比重>万人医院和卫生机构床位数>邮电业务指数,2012年前5项障碍指标是二产产值比重>二产从业人员比重>人均工业总产值>农业地均经济产出>农业劳均农产品产量,子系统障碍度大小排序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最后,从区域战略政策、经济产业基础和自然地理环境探讨四化协调演化的驱动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严冬流逝,春回大地。在这万物更新、改革的春天里,传来了又一个喜讯,1983年2月22日,北京地质学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会诞生了。会员与来宾、本所领导及同志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分会的成立。 北京地质学会理事长郭文魁教授代表上级学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分会的成立并对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各学科的交流、渗透及如何为首都的“四化”服务等,提出了希望与要求。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叶连俊教授也在会上致了贺词,他称赞地震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是地学上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 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战略导向。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分析探讨四化协调指数与区域发展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建立识别方法开展基于四化发展状态的问题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四化各自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越高,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越低;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及自然地理类要素对四化协调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等因素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更为稳健而积极;识别出四化发展存在若干问题的7 类计145 个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传统农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和青藏高原区。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发展既需要共性制度创新,还需要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区域问题研制区域政策,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与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镇投资和教育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先回顾数字城市发展的背景,介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情况,简要概括取得的最新进展和产生的良好效果。进一步从思路理念、理论技术和机制模式3个方面,分别浅析其中蕴涵的创新工作。最后总结创新在数字城市建设成功实践中的地位作用,并指出下一步突破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化同步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徐维祥  李露  黄明均  刘程军 《地理科学》2019,39(10):1631-1641
以浙江省69个县域为分析对象,选取了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重构“四化同步”和居民幸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ESDA、耦合协调模型和GWR模型等方法,对浙江省区域“四化同步”与居民幸福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得到了以下结论:2005~2015年,“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居民幸福综合指数、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展现了“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演进趋势,空间集聚的强度以倒“V”型变迁。已形成由杭州湾为核心的连绵区域,不断向外扩散最终以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双核心分布的热点区域,浙西南散点分布的冷点区域。“四化同步”演进与居民幸福协调发展的影响因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影响因子作用强度自信息意识、市场机会、居住环境、经济机会、文化价值和开放共享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