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小军 《海洋科学》1993,17(6):28-29
生物合成的途径决定了褐藻胶分子水平的差异。要深刻地认识褐藻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必须研究其生物合成途径,才能提高褐藻胶的性能和品位,发挥生物多糖的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2.
杨盛昌  谢潮添  陈文列 《台湾海峡》2003,22(2):145-149,T001
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白骨壤叶片衰老过程中叶肉细胞Ca^2 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白骨壤幼叶和成熟叶叶肉细胞中,焦锑酸钙沉淀颗粒大量出现在液池和细胞间隙中,细胞壁中也可见少量沉淀,而细胞基质中则看不到焦锑酸钙沉淀.在衰老叶中,细胞基质和细胞膜上焦锑酸钙沉淀增加,而液泡和细胞间隙中的锑酸钙沉淀则显著减少,并且叶绿体外膜部分破损,结构破坏,核膜与液泡膜内部结构模糊,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扎手率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Ca^2 的区域性分布的变化与植物叶片衰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切片,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受精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这一过程包括精子入卵、卵母细胞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雌雄原核形成与融合,直到合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在受精的整个过程中所有观察过的受精卵都只发现一个精子形成原核,并最终与卵原核结合形成合子,由此判断牙鲆的受精方式是单精受精.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从理论上丰富海水鱼类的受精生物学基础研究资料,又可为生产中牙鲆染色体操作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This study on the cytological changes of the body wall ,aspiratory intestine and crissal bursa in Urechis unicincuts by light microscope(L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dy wall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ich in H2S was not obvious,that the wall color of the aspiratory intestine in H2S rich environment changed from normal semitransparency to dark brown.that its epithelia were disassembled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of its cytoplasm matrix was lower;and that in H2S rich environment many basoplhilic granules occurred in the epithelia of the crissal bursa.Granules with single membrane and myelinefingure were found with TEM.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催产、波恩氏液固定、石蜡切片和H·E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杂交一代(F1)自交的受精细胞学过程。结果表明,鲫鲤杂交一代自交时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过程。受精后,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15min,雌雄性原核形成,20min,两性原核完全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40min,开始进行卵裂;1h,两个分裂球出现,本实验为F2代是二倍体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2,31(6):文前II-文前II
十年前,去了上世纪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故乡加拿大。在加东部的麦大度过了一段纯学术的研究日时。麦大校园没有围墙,建筑古朴,环境优美。学校离尼亚加拉大瀑布也不远。偶去那里,总会被那气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比较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 gigas)二倍体与三倍体鳃上皮细胞核长轴、外套膜与唇瓣结缔组织中血淋巴核径、直肠上皮细胞高度的大小。结果显示 ,三倍体鳃上皮细胞核长轴、外套膜与唇瓣结缔组织中血淋巴核径显著大于二倍体 (P<0 .0 1) ,而二倍体和三倍体直肠上皮细胞高度没有明显差别。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多倍体的巨态性假说 ,并揭示了倍性对细胞核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周期的组织学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于1989-1990年,用组织切片技术,结合外观特征,在光镜水平对浙北地区的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周期进行组织学、细胞学观察,并对从卵原细胞增殖到卵母细胞生长、卵子成熟及卵巢退化、重新发生等进行系统观察研究。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可以观察到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相为成熟卵的标志,并以此标志将卵子发生分成四期、卵巢发育分成VII期。结果还表明,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成熟时间因所处的地理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浙北地区雌蟹促产怀卵的最佳时间是3月份并延至4月上旬;卵子必须借助海水及交配活动刺激才能达到成熟;因故无法产卵或一直生活在淡水中的成熟雌蟹其整个卵巢即退化,退化卵巢亦能重新发生,新生卵子的形态、发育时序与首次等待青春期蜕壳的蟹一致;孵后母蟹不仅能继续蜕壳生长,其卵巢也能重新发生,新生卵子的形态、发育时序如前一致;但在卵巢结构上彼此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通过组织切片对虎纹蛙性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其细胞学特征,雌性虎纹蛙的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泡期,生长卵泡期和成熟卵泡期;在第一个性周期内,从卵原细胞到成熟卵泡整个发育阶段需要2a。雄性虎纹蛙的生殖细胞成簇排列,性腺发育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以及精子形成5个阶段;性成熟期为1a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紫贻贝与厚壳贻贝种间杂交的核相变化,并评估其杂交优势,本实验以两种贻贝亲本为材料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分别为:紫贻贝自交组EE(Mytilus edulis♀×M.edulis♂)、厚壳贻贝自交组CC(Mytilus coruscus♀×M.coruscus♂)、正交组EC(M.edulis♀×M.coruscus♂)和反交组CE(M.coruscus♀×M.edulis♂)。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观察的方法,对4个交配组从受精、减数分裂到卵裂的核相变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孵化后幼虫到稚贝期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记录。结果表明:正反交组的受精细胞学过程与自交组较为相似,但第二极体排出时间延长。对各实验组子一代早期的生长和存活研究表明:浮游阶段,杂交组幼虫生长优势不明显;附着变态后,正交组EC在壳长及壳高等生长指标的杂交优势表现明显,且正交组(EC)大于反交组(CE)。自交组的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高于杂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