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舟山群岛位于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内河航运干线的交汇点,近临上海、宁波等大都市,区域条件独特。区域内岛屿众多,深水港资源集中,渔业、旅游资源丰富,岛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少人多。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船舶修造业建设、劈山造地、围填海涂及各类市政交通建设等日益增多。使舟山放炮开山的露天采石场仍然较多。  相似文献   
2.
东海舟山群岛海域表层沉积物运移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潮流和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等实测资料,对舟山群岛海域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净输运通量以及起动流速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舟山群岛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分布影响明显;舟山群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整体由湾口向外海输运,平均日单宽输沙通量由杭州湾内向外海迅速减小;从杭州湾向外海,泥沙起动越来越难,单纯潮流对表层沉积物再悬浮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2006年7—8月,对舟山群岛12个岛屿的不同底质潮间带设置的14条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并进行了相似性群落聚类分析、非参数多维标序(nMDS)及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69种,其中软体动物39种、节肢动物20种、腔肠动物4种、环节动物3种,脊索动物3种。优势种为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泥螺Bullacta exar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沙蚕Nereis succinea。14条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 941.96g/m2,平均丰度为1 663个/m2,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1.910,0.749,1.815。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舟山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急剧下降,优势种也有所变化,但其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2个群落,即岩相断面群和泥沙滩断面群。泥沙滩断面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扰动,群落稳定性下降,而岩礁断面生态环境好于泥沙滩断面,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扰动。舟山海域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滩涂围垦、水产养殖与海岸工程等人为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的海岛基础地理数据过于陈旧,失去了时效性,难以满足海岛开发、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根据908专项浙江省海岛现场调查和遥感调查资料,并与历史资料进行比对和印证,对舟山群岛基本地理特征进行了统计和专题图制作,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历次海岛调查工作所得舟山群岛的海岛数量、面积和岸线长度均有差异,原因有三:其一,海岛的定义和界定标准不同;其二,调查手段和资料精度不同;其三,围垦建坝等活动导致海岛合并、灭失或注销.至2008年底,舟山群岛拥有海岛1800个(其中有居民岛141个),总面积1299.4 k㎡,岸线总长2386.6 km.相对于1994年调查结果,新确认海岛500个(包括微型岛194个),灭失海岛83个,净增海岛数417个.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海洋旅游业作为海洋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是浙江舟山群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为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海岛资源,本文通过阐述舟山群岛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舟山群岛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逐年30 m分辨率的岸滩遥感监测数据集(1986—2017年),开展舟山群岛不同主体功能海岛岸滩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1986—2017年期间,受剧烈围填海活动的影响,舟山群岛的大量水域(152 km2)和潮滩(18 km2)被围填成陆地,岸滩不断向海推进,政策是岸滩总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海岛主体功...  相似文献   
7.
再分析风场资料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舟山群岛海域可再生能源评估、海洋灾害预防决策以及港口运维和船舶运输等涉海发展领域,然而不同业务机构所提供的再分析数据在舟山近海的性能表现不一,严重阻碍了此类数据的有效应用。基于2018年全年单点浮标观测资料,综合评价了舟山群岛近海面(10 m)风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利用误差分析和风玫瑰图等统计工具对6种主流海表风场再分析资料,包括: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the 5th generation 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ERA5)、NECP第二版全球高分辨率再分析数据(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CFSv2)、美国宇航局物理海洋学分布存档中心的多卫星融合资料(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CCMP)、日本55年再分析数据(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JRA-55)、第二版现代研究与应用回顾性分析数据(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MERRA-2)和ECMWF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再分析数据(the 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CAMS)在时间变化特征上进行了对比与评估。研究表明:在综合性能方面,ERA5对风场的再现能力最优,其次为JRA-55;在要素可信度方面,ERA5对风速的再现情况相对较优,而CFSv2的风向再现情况较好;风场产品在不同季节的模拟能力有所差异;不同风场产品在不同风速区间的重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全年风向分布方面,各再分析资料都存在显著的东向偏差。研究结果为不同应用场景下风场资料的选取提供评估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舟山群岛近海的高精度长周期风场数据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高中地理上海版新教材主要内容,本文以舟山群岛国家级海洋新区为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滨海体验,认识海洋空间,关注海洋安全;建构图表,了解海洋权益,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小组合作,分析国家海洋新区陆海统筹实践案例,理解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转向;总结提升,理解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价值等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海洋资源和区位,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前国家决定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得沿海地区获得又一次高速发展的机遇。国家海洋战略倡导陆海联动,鼓励内陆城市和地区参与海洋开发和建设,与沿海地区一道共同承担海洋强国建设的责任。舟山是国家确定的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依据先行先试的新区政策优势,可以大力推动陆海联动,探索海上城市建设,以谋求跨越式发展;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依托,变内陆为沿海,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并享有新一轮海洋经济大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10.
海洋水库是指通过建设堤坝隔离海水,在海水中割出一部分区域存储淡水的蓄水建筑物。现代海洋水库在中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历程,上海、香港等我国沿海缺水城市和地区先后建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水库,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支持。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东海洋面,天然良港众多,渔业资源富饶,战略地位突出。舟山市当前本地淡水短缺问题严峻,这不仅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由此造成环境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首先从舟山市可用水资源总量出发,结合近几年舟山市用水情况,预测舟山市未来缺水总量;然后结合现代海洋水库设计理念,初步分析海洋水库的库容及舟山岛附近的可选坝址,探讨在舟山市建设海洋水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