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红树林植物木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昉  李晓明  王斌贵 《海洋科学》2010,34(10):24-27
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从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L.)Lam.)中分离获得9个单体成分,综合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所有成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格榄酮(I)、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I)、黄芪苷(III)、芦丁(IV)、3-O-甲基槲皮素(V)、羽扇豆醇(VI)、羽扇豆酮(VII)、蒲公英赛酮(VIII)和胡萝卜苷(IX),其中化合物II~V为首次从木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HPLC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从半枝莲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1)、熊果酸(2)、反式-4-甲基肉桂酸(3)、金色酰胺醇酯(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乙酮(6)、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7)、芹菜素(8)、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9)、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10)。化合物1、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互花米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花米草总黄酮(TFS)是从盐沼植物互花米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在研究TF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时发现TFS156.25×10~(-6)ip qd×8导致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重量增加。TFS154.25×10~(-6)sc qd×5还显著提高C_(57)/BL和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TFS 3.125,12.5ug/ml在体外可明显促进由ConA诱导的~3H-TdR参入的淋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4.
大孔树脂纯化菠萝皮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比较7种树脂对菠萝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筛选出较优的菠萝皮黄酮类化合物吸附剂,并检测吸附流速、上样液浓度、pH值、洗脱流速、洗脱剂体积分数等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B-8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吸附流速1mL/min、上样液浓度2.25mg/mL、pH值6、洗脱流速0.5mL/min、洗脱剂体积分数90%条件下,AB-8型大孔树脂可用于菠萝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法对蜜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将单因素分析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得到微波法提取蜜桔皮中黄酮类化舍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为50%;微波功率为560w;提取时间为4min;料液比(g/mL)为1:30。每克蜜桔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为0.52mg,回收率为93.3%。在最佳参数组合下,桔皮黄酮提取量可这最大,并且研究了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桔皮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和纯化效果,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可用与桔皮中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6.
萹蓄化学成分及其归经药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药萹蓄化学成分及归膀胱经的药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抑菌活性有效部位,并采用植化方法分离鉴定了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和液-质联用技术,研究入血成分及其在体内脏器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总黄酮是萹蓄抑菌活性的有效部位,主要含有山奈酚(Ⅰ),槲皮素(Ⅱ),杨梅素(Ⅲ),杨梅树皮苷(Ⅳ),胡桃宁(Ⅴ)和萹蓄苷(Ⅵ).大鼠口服萹蓄总黄酮后,在其血浆中可以检测到化合物Ⅴ和Ⅵ.Ⅵ在膀胱经脏腑中有分布,初步验证了萹蓄归膀胱经的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添加芒果粉对真空油炸面包虾裹浆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作为对照,研究芒果粉替代部分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流变学特性;以裹涂率、油脂含量、水分含量、色泽及质构特性为考察指标,研究芒果粉替代部分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对真空油炸面包虾品质的影响;以最佳芒果粉添加量的真空油炸面包虾为研究对象,测定外裹层黄酮物质含量,并采用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体系对产品外裹层黄酮物质的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配方的裹浆均表现为触变性,呈现剪切稀化特性,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并符合幂率流体,芒果粉可显著提升裹浆的黏度;芒果粉可显著增大面包虾裹涂率,改善产品质构和色泽特性,降低产品油脂含量并提升其水分含量(P <0.05)。当芒果粉添加量从10%增加到30%时,面包虾产品油脂质量分数从24.84%降低到20.58%,产品的脆性和色泽中的亮度值(L*)、黄度值(b*)均得到了显著提升(P <0.05)。当小麦粉质量分数66%、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4%、芒果粉质量分数30%时,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的各项品质最佳;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外裹层黄酮物质质量分数为(46.75±2.87)mg/100g,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方面都均强于维生素C。【结论】芒果粉可提升裹浆黏度,改善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品质,其外裹层较强的抗氧化性对于真空油炸裹涂制品延长货架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秋茄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极谱特性,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8的硼砂底液中,以芦丁作对照品,秋茄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峰电位Ep为-1 642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波,在芦丁含量不超过1.4 mg/dm3范围内,该极谱波的峰电流(Ip)与芦丁的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红树秋茄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极谱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mg/dm3.用此法测得红树秋茄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4%,回收率为96.4%~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3.19%,此方法灵敏、准确、干扰少.  相似文献   
9.
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5种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0、5、10、20、100mg·kg-1)的实验饲料,来研究其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摄食率以及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染料木黄酮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显著提高了鱼体水分含量(P0.05),但对鱼体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染料木黄酮显著降低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肠淀粉酶的活性(P0.05),但对肠蛋白酶和胃淀粉酶的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染料木黄酮的添加量达100mg/kg时会对鱼的肠道组织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而其他处理组间肠道组织结构没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染料木黄酮对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和消化吸收会造成一定的负面作用,使用大豆蛋白做蛋白源时,其含有的染料木黄酮的抗营养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赤潮暴发日益频繁,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渔业及近海旅游业等海洋经济的发展,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本文研究了两种黄酮化合物槲皮素和杨梅素对我国赤潮暴发种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并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探究藻细胞光合作用PSⅡ反应中心光合活性对黄酮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槲皮素和杨梅素均能有效抑制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半抑制浓度IC50,5d值分别为0.068和0.309mg/L);槲皮素(16.0mg/L)在第5天对藻细胞的抑制率达到最大(89.38%±0.42%),杨梅素(16.0mg/L)在第7天对藻细胞的抑制率达到最大(84.76%±1.82%);相较于杨梅素胁迫,球形棕囊藻的光合作用对槲皮素胁迫更敏感[0.20mg/L槲皮素胁迫7天后,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和光能利用效率(α)值分别降低18%、14%、24%和28%]。研究结果以期为赤潮暴发的防治技术提供基础的理论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