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λ???PANDA?????????纣????????2009??2011??2013??????3??GNSS?????????д????????????ITRF2008?μ???????????????з??????ó?????????????????仯????E???????32.16 mm/a????N???????-10.08 mm/a?????????????????????λ?????????????????????μ?????????  相似文献   
2.
基于再分析资料ERA5的对流层延迟估计方法及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再分析资料ERA5的天顶对流层延迟计算方法,使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提供的26个GNSS测站2017年全年数据,评估由该方法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的精度,并与前一代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ERA5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均方根误差比ERA-Interim计算结果低,表明新一代产品的精度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区域站采用了严格同步环、连续4天、高站点重复率的观测方案,为了优化观测方案,以青藏块体东北缘GPS区域网1999年和2001年观测资料为例,对区域GPS观测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①同步环连续3天和连续4天观测的基线重复率和站点速度结果基本一致,可以采用站点连续3天观测的方案;②异步环有站点重复观测与无站点重复观测对比,站点速度差别很小(亚毫米级),优化观测时可以大大降低或取消异步环站点重复率;③同步环整体解算(带IGS站)与环内站点单独触算(带IGS站),其站点速率差异可达1mm以上,因此优化观测时还应尽量采用同步环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提供的155个测站2014~2018年对流层延迟产品,基于BP-Adaboost算法将多个弱神经网络预测器集成为强预测器,建立新的无气象参数对流层延迟计算模型。利用陆态网2019年参与建模的141个建模测站、未参与建模的62个测站的对流层延迟产品和中国区域86个无线电探空站解算出的对流层延迟精确值对BP-Adaboost模型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新模型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62 mm、-1.16 mm和12.32 m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5.30 mm、26.72 mm和46.29 mm,优于常见的无气象参数模型;BP-Adaboost模型在内陆地区或海拔2 km以上地区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满足中国大陆区域卫星导航用户实时对流层延迟改正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COSMIC-2可提供连续大气数据源用于改进天气预报,有助于对极端天气进行监测预警。将中国大陆地区按照气候类型划分成5个区域,依托CMONOC站点PWV序列,开展COSMIC-2 PWV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精度分析。从站间距离和高程2个角度进行COSMIC-2掩星点与GNSS站点PWV匹配方案设计,分别针对中国大陆地区、不同气候类型和部分代表站点开展COSMIC-2精度评定。研究表明,高原山地、温带大陆、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的RMSE分别为1.40 mm、1.49 mm、2.68 mm、3.11 mm和3.16 mm;内陆地区精度优于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6.
对陆态网络腾冲台2012-07-01~2013-06-30连续重力观测资料进行处理,获得该台站观测精度及噪声水平。结果表明,腾冲台1~100s噪声水平在9×10-8ms-2左右,100s~100min噪声水平在0.3×10-8ms-2左右,白噪声水平为0.509×10-8ms-2,对O1波、M2波等主要潮波振幅因子测量精度达到SG-053超导重力仪的观测量级,其中M2波振幅因子测量精度最高(为0.000 18)。腾冲台可为川滇地区强震和腾冲火山活动监测、震前重力变化及相关研究提供高精度、可靠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7.
结合GNSS和黑龙江地区定点形变观测,分析日本2011年3月11日Mw9.0地震对黑龙江地区地壳形变的影响.结果显示:日本Mw9.0地震引起哈尔滨站、绥阳站震后2年内运动速率明显增加(哈尔滨站增大4 mm/a,绥阳站速率增大6 mm/a);定点形变与GPS观测到的同震效应至少在4个台站多种仪器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日本Mw 9.0地震不仅引起区域水平向应变变化,对垂直向也产生一定影响;长基线变化反映出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大空间尺度应变变化与黑龙江地区长期构造应力场背景一致,该地震对黑龙江地区地表应变积累可能有增强影响.  相似文献   
8.
陆态网连续重力数据管理与处理系统采用 Access 设计数据库,以 Visual Basic 为开发软件,具有数据分割、入库、预处理、显示等功能,满足了数据处理分析的要求,为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应用途径,充分发挥连续重力基站监测效能。  相似文献   
9.
对流层映射函数是卫星高度角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函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对流层延迟改正的效果。本文介绍了NMF、VMF1及GMF 3种模型,采用2016年陆态网及周边IGS站数据,通过GAMIT软件计算对比分析了3种映射函数对陆态网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陆态网解算时,3种映射函数模型精度差别不大,截止高度角为10°时精度最佳。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速度场模型采用数据少、现势性不强的问题,详细论述了速度场模型建立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利用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监测网络中260个连续运行基准站2011~201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采用GAMIT/GLOBK与GMT软件,获得高精度的定位及速度成果,并基于上述速度成果采用克里金插值法构建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1°×1°格网模型。最后利用IERS公布的中国区域7个IGS站实测速度以及全国范围内均匀分布的陆态网络区域站实测速度,对模型内插结果进行检核,验证了模型的现势性、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