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析了中古志怪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进特点:现实性渐强,青楼色彩的渐趋浓厚,虚构手法运用的渐趋自觉,探讨了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人物描写方面,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不像以后的小说那样神形兼备,甚至基本上没有肖像描写,但志怪小说的作者已经开始注意表现所写人物的特定情感和个性,使人物形象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可感性和生动性。浪漫主义象征性艺术手法、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相对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人物对话、诗歌辞赋的运用以及描写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揭示,一些优秀篇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都已达到了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程度。即便这些只是处在萌芽阶段的尝试,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人物描写方面,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不像以后的小说那样神形兼备,甚至基本上没有肖像描写,但志怪小说的作者已经开始注意表现所写人物的特定情感和个性,使人物形象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可感性和生动性。浪漫主义象征性艺术手法、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相对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人物对话、诗歌辞赋的运用以及描写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揭示,一些优秀篇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都已达到了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程度。即便这些只是处在萌芽阶段的尝试,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