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测定玄武岩的微量元素时,为了保证得到的微量元素结果反映源区特征,需经预处理去除玄武岩的孔洞中充填的碳酸盐等物质。选取雷州半岛新生代玄武岩三个样品,每一个样品用三种预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用稀硝酸浸泡样品,会导致玄武岩中大多数微量元素严重丢失,得到的数据失真;而用稀盐酸浸泡去除碳酸盐的方法基本不改变玄武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广义Hough变换的不规则形状目标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Hough变换的不规则形状目标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目标参数描述和目标提取两部分。实验表明,该方法精度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试图从台站产出的原始地形变前兆数据出发,提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预处理方法,从已编制好的软件中给出处理实例,从而达到提高台站观测人员的科研能力,填补资料预处理方面的某些空白的目的,这对于台站人员集观测、科研于一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95-01-02项目厦门地震台前兆数据预处理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获取的图像是叠加了干涉信息的二维图像,点干涉图的获取需要经过全视场的推扫,平台姿态误差会导致提取的干涉图存在误差,进而影响复原光谱准确性,因此,图像配准是干涉图提取的关键。由于图像受到干涉调制作用,导致传统的图像配准方法在应用于LASIS图像配准时配准精度有限。为了减弱干涉条纹对图像配准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条纹模板消除LASIS图像条纹,再结合图像频域配准的方法实现LASIS图像的高精度配准。配准结果表明,本方法很好地消除了干涉条纹对配准精度的影响,配准精度可以达到0.029 4个像素,相对于已开展的LASIS图像配准方法,沿轨方向配准精度提高了45.48%,跨轨方向配准精度提高了52.22%,图像旋转精度提高了39.13%。  相似文献   
5.
GNSS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测工作中,但GNSS监测数据中会有缺失值、噪声等误差的存在,对预测结果造成影响。引入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变形预测,并考虑该模型的自适应性和容错性,分别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小波滤波法和拉依达准则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缺失值填补、去噪和粗差剔除等预处理。并利用实际监测数据进行短期预报分析,对比原始监测数据和预处理后的监测数据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监测数据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陈弘 《海洋地质》2019,(1):75-81
X射线衍射法广泛应用于分析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结晶特征,由于粘土矿物易与有机质结合形成有机-粘土复合体,是否去除有机质对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是伊-蒙混层矿物(含蒙脱石)和伊利石的含量,为得到可靠实验数据,必须重视对样品的前处理工作,对不同批次样品应该保持一致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7.
电镀金刚石钻头镀前超声清洗机理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镀金刚石钻头镀前清洗是钻头生产的关键制造工艺.超声清洗作为一种精清洗技术,在不少领域获得了成功.本文阐述了超声波对金刚石钻头镀前清洗工艺的适应性,分析了电镀金刚石钻头中的主要清洗对象及超声清洗机理,对超声清洗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及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说明了超声清洗的经济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南海东沙海域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东沙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预处理,并采用综合法进行了粒度分析,以探讨东沙沉积物中碳酸盐和有机质对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和63~4μm粒径范围内的组分明显减小,有机质含量变化与平均粒径变化呈明显负相关,说明东沙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沉积是伴随细粒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沉积下来的,且对细颗粒有明显的絮凝作用;去除碳酸盐后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呈减小趋势,但粒径范围内组分含量的变化不明显,且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径变化的关系也不甚密切。  相似文献   
9.
Study on the coagulation of four species of red tide organisms(Nitzschia pungens,Skeletonema costatum,Prorocentrum minimum and Noctiluca scintillans)with montmorillonite,and the effect ofmontmorillonite pretreatment on the coagulation shows that the capability for montmorillonite to coagu-late with them is in the order:N.pungens>S.costatum>P.minimum>N.scintillans.Thecoagulation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shape,size,movement,habit,etc.of differ-ent species and the results are explained theoretical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treat-ment of montmorillonite with acid can enhance its coagulating capability.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Al(OH_2)_6~(+3),exchanged from the clay lattice by hydrogen ion H~+,forms hydroxy-aluminum polymers on thesurface of the montmorillonite.The hydroxy-aluminum polymers positively charge and increase the positive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y surface,and also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adjacent surfaces of particles.Thesetwo functions enhance  相似文献   
10.
稀土元素因其用途广泛,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应用于各个行业.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对作物的光合作用、产量、抗逆、品质、发育和养分吸收等具有重要作用.作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来自对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吸收,因此,有效分解并快速测定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可以合理指导稀土元素的施用,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比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