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大观园     
《南方国土资源》2004,(2):46-47
  相似文献   
2.
赵翠玲 《地理教学》2010,(17):18-20
所谓“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模拟各种真实的工作与生活情境,由学生扮演情境中的各种角色,从而参与到有冲突的人际交往中,以了解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出现的冲突矛盾进行分析并寻找出具体解决问题途径的方法。角色扮演最初是一种心理教育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夏冬 《地理教学》1994,(4):41-42
睡着了,BP机可以按时接点把你叫醒,外出100公里范围内,BP机随时可以告之有电话找你,需要信息时,BP机可以给你提供天气预报、股市、新闻等各种信息……BP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丁疆辉  刘卫东 《地理研究》2012,31(4):733-744
地理学对信息技术空间作用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地区为主而缺少对农村的关注,但从理论上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产生的影响似乎比城市更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输渠道、互动媒介与平台,正在改变着农村居民日常行为空间。利用中国东部典型农业大县的农村信息化发展为基础,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信息技术应用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社会交往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信息基础设施的拥有情况是影响人际交往空间变化的根本;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发展,农村居民人际交往空间出现极大拓展,同时相同空间范围的人际交往频次增加;互联网的即时通信功能使农村居民社会交往空间类型增多。  相似文献   
5.
交往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一。所谓交往教学,就是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借助各种中介和载体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方法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思想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交往教学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目前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每天都在重压之下,死记硬背,题海漫漫,学生厌学,师生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都比较紧张,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为了课改的需要,为了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体现以人为本,我们从2004年秋开始进行交往教学的试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邓迪  张骁鸣 《地理科学》2023,(5):828-837
以大理的生活方式移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诠释学分析,基于移民群体自身探究了“生活方式”的内涵。研究发现:(1)生活方式是多层次与多维度的概念系统;(2)生活方式移民流动实践中体现的关键动机是“变革”;(3)伴随着空间转移及生产方式的改变,移民的生活方式变革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生活目标的转向、活动秩序的重塑和人际交往规则的变化;(4)变革既包括生活方式移民个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也包括整个移民迁入社区的演化。大理社区因生活方式移民汇入而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事务体系和社群体系。本研究为理解流动性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内涵搭建一个从动机到实践、从个体到群体的阐释框架,展现了移民这一典型流动性群体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基本图景,为迁入地的美好生活家园建设提供新角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